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4 21:30:2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ㅤㅤ学习《藤野先生》,我们认识了huì㈠(A.诲 B.悔)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的藤野先生,他激励鲁迅继续写令“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到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 甲 (A.遗愿 B.遗嘱)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跳台跳水冠军的 乙 (A.雄姿 B.英姿);朗读《一着㈡(A.zháo B.zhuó)惊海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①_____,②_____,③_____,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为文中㈠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根据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㈠处:
㈡处: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乙】
(3)文中①②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追思与缅怀 ②光荣与梦想 ③决心与信念 B.①光荣与梦想 ②决心与信念 ③追思与缅怀 C.①追思与缅怀 ②决心与信念 ③光荣与梦想 D.①光荣与梦想 ②追思与缅怀 ③决心与信念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1620引用:13难度:0.8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3难度:0.8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痴”情的父亲
①2018年11月6日,父亲张胜友与病魔抗争了三年多后,终究走了,离开了他痴迷的文学事业。往事在我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②1948年,父亲出生在永定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时候他就喜好读书,但没钱买书。天赐良机,同生产队有一位回乡劳动改造的“右派”的家里有很多藏书,父亲就常常到那位朋友家中看书,一呆就是一天,有幸看了《红与黑》《牛虻》等文学名著。他还把书借回家里,总是书不离手,甚至上茅厕也要带着书。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正在福建省永定一中读高中的父亲回到了永定县高陂公社,成了一个回乡知青。白天,他参加生产队劳动赚工分;晚上,点起煤油灯看书、写文章。奶奶常常埋怨他每个月多消耗了一两斤煤油。1972年,父亲的处女作小说《禾花》在县《工农兵文艺》上发表,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1977年,还在大队务农的父亲参加了高考。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以后,父亲更是常常泡在图书馆里,四年看了大量的书,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便父亲有了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他还认为写文章有时感到“词穷”,后悔年轻时没有读更多的书。
④父亲最爱书房。十几平方米空间,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一排书柜,柜里存列着他自己的作品和喜欢读的书籍。父亲每天晚上睡得迟,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还呆在书房里上网,浏览新闻,写文章,边看边思考问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父亲在病床上完成了他的最后一篇作品——《大海的召唤》。
⑤对于创作,父亲始终充满激情。2010年,福州市委邀请他写一篇反映福州文化的文章《闽江•映象》。一到福州,父亲便翻阅材料,忙碌起来。中秋节那天下午,初稿已写完,父亲提议当晚召集有关领导和人员讨论稿件。别人提醒他那天是中秋节,还是让大家团聚团聚吧。原来,父亲已全然忘记中秋节了!在创作《永定一中百年赋》时,在写“子弟向学,涉猎八荒,如琢如磨,做人为上”时,考虑到学校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后将“做人为上”改为“育人为上”。每每一篇新作完成,他都像捡了宝贝似的兴奋不已,马上又开始构思下一个题材。
⑥几十年来,他潜心创作,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可谓硕果累累。写出了《百年潮•中国梦》等电视政论片,《让汶川告诉世界》等报告文学,《父亲》《记忆》《价值连城》等散文,《石壁记》《土楼宣言》《永定一中百年赋》之客家三赋,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父亲的字里行间常常体现了一介书生的家国情怀。
⑦父亲朋友众多,喜欢与文友交流写作体会。返回家乡时,住地常常走了一拨人又来了一拨。对找上门的人,即使是素未谋面、刚刚走上文学道路的后辈,他都一一热情接待,尽量给予创作上的指点,给予信心和鼓励。从文学青年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文学写作起步时的影子。父亲主张自立自强,以文章安身立命。他曾说“这些年,我总是玩命地干,把自己干成业务骨干!”
⑧亲爱的父亲,“痴”于文和重于情,这是您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也是您给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奶奶常常埋怨他每个月多消耗了一两斤煤油”是采用侧面描写来表现父亲。
B.“父亲”在创作方面的硕果累累与他一向主张“自立自强、以文章安身立命”有关。
C.全文对“父亲”的一生如数家珍、饱含深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运用生动绚丽的语言来叙述,适当穿插了议论和抒情。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父亲的“痴”情 具体表现 对阅读充满热爱之情 父亲自小① 对创作始终充满激情 不间断创作,连临终前还在创作 对家国的情怀 一生关心家乡,② 师友之情 乐于和文友交流,③
(4)结合语境,品析句子。
①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以后,父亲更是常常泡在图书馆里……(品析加点的词)
②父亲每天晚上睡得迟,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还呆在书房里上网,浏览新闻,写文章,边看边思考问题。(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
(5)从文中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组卷:8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60分)
-
11.命题作文。
准备,是为未来的目标做预先安排和筹划。目标,或是小心愿,或是大理想,或是近期任务,或是长远志向;或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或为了满足别人的愿望……无论是调整心理状态,还是创设外在条件,无论是提升自身能力,还是寻求多方帮助,都是积极努力的过程。请以“我正在准备”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明确为何准备,明确“目标”和“过程”之间的关系。
②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准备”的过程,突出“正在”的状态。
③表达“我”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④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⑤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组卷:66引用:6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