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安庆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16 13:0: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中。)
-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898引用:96难度:0.9 -
2.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组卷:198引用:31难度:0.9 -
3.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一“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二氧化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6引用:6难度:0.6 -
4.要区别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物质 区别的方法或试剂 A 氧气和空气 带火星的木条 B 二氧化硫和氢气 闻气味 c 二氧化碳与氮气 点燃的木条 D 胆矾与食盐 观察颜色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5.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7.原子得失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后,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8.铥广泛用于高强度电光源、激光、高温超导等领域。铥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三、实验探究题(共36分)
-
25.铁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从而生锈,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了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药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① l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②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和少量食盐 100 70 约70 ③ / / /
(2)实验①和②说明食盐可以
(3)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表格空白处实验③的样品组成为
(5)小明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6.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取两份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加热,用传感器测得固体残留率(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前固体质量之比)如图1:
(1)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2)分析图1,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探究二: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同学们用图2装置进行如下实验: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1 5 无 无 171 实验2 5 二氧化锰 0.25 79 实验3 5 二氧化锰 0.5 49 实验4 5 二氧化锰 2.5 93 实验5 5 氧化铁 0.5 58 实验6 5 氯化钾 0.5 154
(4)实验1的目的是
(5)表中所列三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6)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7)氯化钾
(8)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拓展延伸】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氧气从组卷:3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