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九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0/12 6:0:3

一、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2023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原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
    ③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2.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持续关注“三农”问题,重视农业科技投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实现农民不断增收。这反映出我国(  )

    组卷:5引用:2难度:0.8
  • 3.下列选项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  )
    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②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③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458项项目合作成果
    ④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组卷:50引用:6难度:0.5
  • 4.近期,聊天机器人ChatGPT大火。ChatGPT不仅能真正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翻译代码等任务。这启示我们(  )

    组卷:2引用:3难度:0.5
  • 5.2023年5月13日,在中国品牌日活动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着力加强品牌建设,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品牌培育、发展、壮大,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做强做大民族品牌,推动品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加强品牌建设能够(  )
    ①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③强化企业责任意识,提升产品品质
    ④增强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组卷:18引用:7难度:0.8
  • 6.思维导图是归纳整理知识的有效方式。如图是小秦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追求民主价值》一课时整理思维导图的部分内容,①~③处依次应填写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8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4小题,计50分。

  • 18.拓展感悟组围绕“守望精神家园”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魅力文化 最炫亚运
    2023年9月,杭州第19届亚运开幕式“国风雅韵”篇章,展现了以宋韵文化为主调的的“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等美学生活方式,以及“听风”“观瀑”“舞剑”等文人雅趣,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国风出圈已悄然成为一种文化事实。
    (1)请从中华文化的角度,谈谈“国风出圈”的原因。
    “钱塘潮涌”篇章用科技手段挖掘中华文化中的无尽宝藏,运用3D双威亚技术、数控光源、AR虚拟等技术以创新化、艺术化手法展现数字化发展的想象空间和无限未来。
    (2)赓续中华文化血脉,上述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活动二:培育精神 扬我国威
    本届亚运会中,我国运动健儿共获得201枚金牌,3次刷新世界纪录、18次刷新亚洲纪录、74次刷新赛会纪录。辉煌战绩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员的奋勇拼搏精神,更看到了我们人民团结一心、共创辉煌的决心。
    (3)傲人成绩体现出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杭州亚运盛事的举办,进一步激发了运动员们的精神血性,创造佳绩的同时丰富了伟大民族精神。下图是小秦同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归纳和整理。
    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①
     
    、“两弹一星”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
    (4)请完成表格中①~②的内容,并概括民族精神的特点。
    活动三:弘扬精神 寄托愿望
    杭州亚运会生动诠释了用心交融,互相包容,团结向上、紧密相拥的亚运精神,与“永远向前”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契合一致,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
    (5)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在当今弘扬亚运精神有着怎样的价值。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19.青春践行组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学习法律 领悟道理
    2023年8月15日,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回顾历程,“美丽中国”的法治足迹引人关注。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丽中国”的法治足迹中蕴含了哪些道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以来,陕西省担负起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句话的理解。
    活动二:美丽中国 共建共享
    时间镌刻不朽。河长制带来河长治,一幅幅鱼翔浅底、人水亲和的图画徐徐展开;日益完善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让保护生态不吃亏、能受益的局面渐成常态……
    (3)作为美丽陕西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组卷:12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