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5 17:0: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关门,很多地区的学生停课不停学,居家在线学习,在线教育迎来发展“风口”。一时之间,很多在线教育平台获得较大用户流量,资本也随之而来。然而,如果资本过度炒作在线教育,或者平台过度追逐用户流量,投资方和平台可能很快就面临血本无归的残酷现实。因此,冷静思考在线教育的发展,对投资方、在线教育平台以及教育的整体发展都有利。
          有用户流量不等于能赢利。不少在线教育平台都喜欢拿平台有多少用户来宣传自己,但事实上,在靠免费体验、营销广告获得的用户流量中,“僵尸用户”所占比重较大,要将这些“僵尸用户”转化为愿意买单的用户并不容易。大家常见的情况是,在线教育平台大搞烧钱式营销,一番运作后,平台的用户增加了不少,可是很多用户并不买课。在有效用户不足、营销成本偏高的情况下,如果融资受阻,资金链断裂,平台很快就会破产。
          规模大不等于品牌好。当前,舆论在关注在线教育平台时,都特别看重其规模。然而,从教育的角度看,规模与质量、品牌恰恰是矛盾的。很多办学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办学之初,学校的口碑和教学质量都有保障,但随着规模扩大,质量和成本控制就会出现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强调个性化,家长也是依据机构的特色能否满足自身需求来选择教育培训机构。在线教育强调规模效应,家长追求更个性化的教育,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很难调和的。有不少在线教育从业者宣称,在线教育可以替代线下教育。我看这是痴人说梦。在我国,很多教育领域的投资者,都把上市作为教育企业成功的标志。其实,只有抓好教育质量,才能巩固用户群体、扩大用户规模。一味地追求规模,而无视教育质量,这样的在线教育平台行而不远。
          新形式不等于新教育。社会希望在线教育能带来新的教育生态。不得不说,这种期待是不现实的。要形成新的教育生态,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在线教育身上。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之下,在线教育被用来提分,强化应试教育。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平台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平台所推出的要么是工具类产品(刷题产品),要么是个性化提分产品(应试指导产品)。这也导致在线教育平台把更多精力用在营销上,而非提高教育质量上。
          对于在线教育平台,我国教育部等部门已经出台具体的规范意见,对在线教育平台实施教育备案审查制度,对在线教育平台加强过程性监管,包括授课内容、师资、收费等方面的监管。要让在线教育健康发展,资本和在线教育平台的经营者也应吃透在线教育的“教育属性”,遵循教育规律,不盲目炒作,不片面追求规模,真正对用户、投资方、行业负责。
    (摘编自熊丙奇《投资、炒作在线教育,该冷静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培训机构关闭线下服务,转而开发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线上教育,为学生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B.在线教育平台的用户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课程的是有效用户,而被平台的营销手段吸引进来但无购课意向的是“僵尸用户”。
    C.在作者看来,在线教育不可能完全替代线下教育 那些把上市作为成功的标志的教育企业都无视教育质量,必将行而不远。
    D.我国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对在线教育平台加强过程性监管,如对授课内容、师资、教育备案审查过程等实施监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假设论证法,如第一段根据假设条件推理出一种严重后果,由此引出冷静思考在线教育的发展这一论点。
    B.文章运用了因果论证法,如先交代很多办学者的一种感受,然后分析出现相关情况的原因,有效论证了分论点。
    C.文章主体部分论述了发展在线教育须冷静思考的几个问题,涉及在线教育的用户流量、规模、形式等方面。
    D.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作者在末段对政府相关部门和在线教育平台经营者提出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线教育平台投入大量资金开展营销活动,以吸纳更多的用户,平台如果长期不能赢利,将因无资金维持运营而走向破产。
    B.舆论认为在线教育平台的规模与质量、品牌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规模更重要,因此舆论在关注在线教育平台时都特别看重规模。
    C.在线教育虽然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但不能促进新的教育生态的形成,我国应通过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推动新的教育生态的形成。
    D.当下在线教育强化应试教育,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都是刷题产品和应试指导产品,平台的教育质量有待提升。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本题共三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1995年10月25日-11月16 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 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世界图书日”,其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材料二:
          为及时了解目前西安市民的阅读状况、阅读习惯及影响因素,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西安市统计局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对象为成年人。
          调查显示,每天阅读超过30分钟的被访者占55.2%,四成多被访者每天阅读不到 30分钟,10.4%被访者每天阅读不到5分钟。没有时间是被访者不阅读或阅读时间相对较短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看,阅读时长和文化程度密切相关,被访者的文化程度越高,阅读时间也越长。
          调查中,超过半数的被访市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值得一提的是,和 2016 年西安市首次市民阅读状况调查不同,数字化阅读方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调查中,超五成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把数字化阅读作为首选方式。在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的今天,作为“深阅读”的重要方式,纸质阅读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调查中,首选纸质阅读的被访者占到三成,其中,学生占比达 50.0%。
          调查显示,时事新闻是市民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关注度为66.9%。在把时事新闻作为首选阅读内容的被访者中,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超七成,男性占比为 69.3%。位居“兴趣榜”第二、三、四位的分别是生活常识(关注度50.9%)、中国历史(关注度 43.5%)和专业知识(关注度 40.3%)。
    (摘编自《2021年西安市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 新闻成为市民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三秦都市报》2021年4月20日)材料三:
          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八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2020年10月,中宣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部署了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
          近年来,出版行业持续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实施了优秀通俗理论年来,出版行业持续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实施了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等,推广优秀出版物。出版行业通过举办“中国好书”“数字出版精品遗选计划”“有声读物精品工程”等推荐活动,向社会荐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出版物,引导人民群众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提高阅读能力。
    “十三五”以来,各地精心组织策划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积极举办读书月、读书周、阅读日活动,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新意的阅读活动品牌。“北京阅读季”“书香荆楚•文化湖北”“书香八闽”等书香品牌不断得到培育和巩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积极参与。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市都有省级阅读活动品牌,80%以上的县(区)有品牌活动。特别是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系列重点活动,大力引导全社会关注、参与阅读。
    (摘编自《让中华大地充盈书香》,《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过半数的被访者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在每天阅读少于 30 分钟的被访者中,每天阅读少于 5 分钟的被访者占比为10.4%。
    B.被访者的文化程度对阅读时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文化程度低并不是被访者不阅读或阅读时间相对较短的主要原因。
    C.纸质阅读是“深阅读”的重要方式,从首选纸质阅读的被访者的占比看,当下,数字化图读尚不能代替纸质阅读的地位。
    D.从阅读内容来看,时事新闻比生活常识、中国历史等更受关注;在对时事新闻最感兴的被访者中,青年占比不到三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阅读,于 1972年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于1995年设立“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B“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设立有助于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阅读,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一些大师的感恩意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C 2016年,西安市中老年人较少接触数字化阅读,2021年西安市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中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爱数字化阅读。
    D.我国将于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出版行业、各地政府都应积极采取措施。
    (3)近年来,我国在促进全民阅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清水洗尘
    聂鑫森
          这是1966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古城湘潭平政街“洗尘池”澡堂壁上的挂钟,洪亮地敲了九下。
          按规定,澡堂营业到晚上八点就下班了,顾客早已走尽。工作人员也陆续回家了,只剩下浴池班班长于长生和小徒弟张庆在打扫卫生。几个大池子里的水都已放干,池底、池沿也都擦拭干净。原本浴池的顶端有几个雅间,现在紧紧地关着,里面放着木浴盆、小床、茶几,浴盆上安着冷、热水龙头。舍得花钱的顾客可以自己调节水温,可以洗过澡后舒服地躺到小床上,可以请人推拿按摩,可以喝一壶泡好的茶。但这个项目在几天前已经取消了,上级说,只有剥削阶级才有这些臭讲究!
    于长生望着那些雅间,惆怅地叹了口气。
    “张庆,关门吧,我们爷俩也该歇口气、喝口茶了,今晚轮到我们值班哩。”
          张庆说:“好咧--师傅。”
          两个人刚走进店堂,从外面急匆匆走进一个人来。四十岁出头,脸黄而瘦,额头上还有血迹,目光散乱,步履踉踉跄跄,身上的衣服很破旧,特别是膝盖那个地方磨损得很厉害。
          张庆吆喝一声:“喂,下班了,明日再来!”
          那人惊悚地收住脚步,小声说:“我……好多日子没洗澡了,是否可以……”
          于长生几步走上前,把来人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说:“您啦,请!”
          张庆觉得很意外,不是下班了吗?
          于长生对着张庆一扬手,吼道:“关门!”
          张庆忙答应:“是,师傅。”
    “开雅间,把锅炉烧起来,让客人好好洗个澡!”
          来人说:“师傅,我……没带这么多钱。”
          于长生说:“放心,还是五角!请您先去雅间稍等一会,我去沏壶茶来。”
          张庆关好门,又去打开一个雅间,再一溜烟去了锅炉房,不久便听见鼓风机吼叫的声音。
          又过了一阵,于长生端着一壶热茶和一个有盖的茶杯,走进了雅间,并顺手带关了门。
          来人慌忙站起来,说:“师傅,叫我如何感谢您!”
    “坐!快坐!我认识您,您是成龙中学的校长齐子耘先生,我的二儿子就在贵校读高中。我曾在家长大会上见过您。我叫于长生,活到五十岁倒真的糊涂了,有文化的人忽然都有罪了,怪事!”
          齐子耘没有答话,眼睛里闪出了泪光。
    “我二儿子昨天回家时,说是参加了什么批斗会,被我用木棍子狠揍了一顿,打得他鬼哭狼嚎,保证再不去胡来了。”
          齐子耘小声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太年轻……”
          聊了一阵,张庆在雅间外高喊一声:“火旺--水热咧--”
          于长生忙站起来,走到浴盆前,先打水龙头放水,他不停地用手去试水的温度。这时节洗澡,水要热,但不要烫。
          于长生关了水龙头,说:“齐先生,您先泡澡。半个小时后,我来给您推拿按摩。”
    “不,不。我不配,也别连累了您。”
    “我不过是个工人,还能把我怎么样?”
          于长生走出雅间,顺手把门带拢了。
    “张庆,过半小时,给我到隔壁的饮食店去买一碗馄饨来!”
          张庆吃惊地望了望师傅,然后说道:“好咧。”
          于长生到池子边搬了条板凳来,静悄悄地坐在雅间的门边。
          约摸半个小时,于长生听声音就知道齐子耘洗好了,洗好了,便立即推门走了进去。灯光下,他看见齐子耘的身上、手臂上,有一些红红紫紫的伤痕,便慌忙走上前,说:“您请伏在床上。这个项目早就取消了,但我要为您显一显手段。”
          齐子耘伏趴在床上,于长生弯腰立在旁边,双手握成空心拳,开始在他的脊背上,小心地绕开伤痕,紧敲轻捶。
    “痛吗?齐先生。”
    “不……痛。”
          拳头忽然停住了。于长生说:“齐先生,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您问吧。”
    “如果我猜得不错,您是从学校逃出来的?”
    “是。”
    “您受了许多罪,从您的目光里我看出您很绝望。”
    “对。您说这日子怎么熬过去,罚跪、批斗、挨打、游街,没完没了的。”
    “那么,我告诉您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可能总是这样,而且什么人都可以没有,独不能没有老师!您要咬紧牙挺住,为了许许多多的孩子,好好地活下去。‘天地君亲师’,这个道理是铁定的,假如连老师都不要了,这个世界也就完了!您说是不是?”
          齐子耘的肩膀猛烈地抽搐起来,终于压抑不住,伤心地伏在枕上恸哭起来。
    “齐先生,像我,还有和我一样的人,把孩子交给老师,心里感激得很啦。”
          齐子耘挣扎着爬起来,揩干泪,说:“于师傅,我原本想好好洗个澡,就……现在,我要骂自己是个胆小鬼,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这个澡,把我洗明白了。”
          于长生抓过一块大浴巾,给齐子耘披上,然后,对着他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
          门外,张庆一声高喊:“小肉馄饨--趁热吃哩--”
          ……
          第二天上午,“洗尘池”门外的大街上,传来一阵一阵的锣声和惊天动地的口号声。
          于长生和张庆从澡堂里跑了出来。
          张庆说:“师傅,走在前面的是昨夜来洗澡的那个人。”
          于长生说:“那是齐先生,齐子耘校长!”
          他看见齐子耘挂着大牌子,敲着一面锣,从容地走着,脸色很是平静。他的目光又扫视那些戴红袖章的红卫兵,里面没有他的二儿子!
          于长生忽然响亮地喊道:“‘洗尘池’有客人哟,里面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洗尘池”的挂钟“洪亮地敲了九下”开头,不仅是为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齐子耘白天不能出来洗澡的现实处境。
    B.小说以于长生响亮的喊声作结,余韵悠长,既暗示了“洗尘池”是动乱时代的一个清洁之所,又巧妙地传递了他对齐子耘的鼓励和敬佩,颇具匠心。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齐子耘饱受折磨后的绝望心理,就是通过齐子耘“肩膀猛烈地抽搐”“伏在枕上恸哭”表现出来的。
    D.小说语言简洁,情感朴实,作者通过明暗线交织的写法,生动地塑造了古城湘潭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特殊历史时期人情世态的画卷。
    (2)小说在刻画于长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张庆是一个多余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组卷:14引用:2难度:0.9

(二)语言文子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椰子油是一种从成熟椰子肉中提取的食用油,其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猪油和牛油等都要高出一倍左右,多食对心脑血管健康很不利。椰子油曾一度被吹捧为“超级食物”,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有人声称,食用椰子油可以减肥,理由是①           ,而中链脂肪酸能够增加饱腹感,从而让人减少食物摄入量,而且其进入肝脏后可被快速氧化分解,所以不会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因此椰子油有减肥功效。其实,椰子油中还有大约一半成分是短链脂肪酸,因此,②           
          椰子油受到一些人吹捧的另一个原因是“抗失智”。其实,所谓椰子油可治疗失智症的关键也是中链脂肪酸。失智患者的脑细胞已经无法通过代谢葡萄糖来获取能量,但椰子油所含的中链脂肪酸可以转换成酮体,因此可能使脑细胞维持功能。不过,虽然椰子油中含有中链脂肪酸,但同样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为求减重和治疗失智症③           ,只怕会得不偿失。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用一段话对文段进行压缩,要求使用转折关系的句子,保留关键信息,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组卷:2引用:10难度:0.7

四、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是刺绣界的“顶流明星”,不少人慕名而来想拜她为师,但她对于收徒却非常谨慎。她说:“我觉得年轻人的想法还是比较多的,不像我们当时,没有选择的来做一门手艺,做着做着也就喜欢了,喜欢以后也就热爱了,到现在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姚惠芬的经历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