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联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生物学实验中常以颜色变化来表示实验现象。下列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4难度:0.6
  • 3.叶绿素是由谷氨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4.某实验小组从成熟的叶肉细胞中提取出多种细胞器,并分析了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9难度:0.8
  • 5.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内质网中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TMC0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Ca2+浓度,并形成激活Ca2+通道,主动将Ca2+排出。一旦内质网腔中Ca2+浓度降到正常水平,TMC01形成的Ca2+通道就会随之解体消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8
  • 6.反馈抑制是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对催化前期反应的酶所起的抑制作用,是细胞自行调节其代谢过程的一种机制。如图即为最终产物对酶1的反馈抑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 7.琥珀酸脱氢酶是线粒体的一种标志酶,能催化琥珀酸(由丙酮酸转化而来)发生脱氢作用,脱下的氢可使蓝色的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亚甲基白。丙二酸与琥珀酸分子结构相似,能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中心,但不发生脱氢作用。现欲设计实验验证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8.2021年9月24日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发表了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科技论文,在实验条件下,科学家们精心设计了11步化学聚糖主反应,对比植物光合作用60多步生化反应而言大大提高了淀粉合成效率。植物光合作用过程(A)和人工合成淀粉过程(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4引用:2难度:0.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 23.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生物医学工作者进行了专业应对,尤其是我国一大批医护人员和相关研究专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集、扩增:核酸检测样本多采集于咽、鼻,也可采集血清进行检测,不管哪种方法都应该将样本低温保存,尽快检测,这样做的可能原因是
     

    (2)检测:近期某地区爆发新冠病毒传染,需进行全民多次检测。医务工作者为加快检测进度,将多人的样本采集后,放到同一根采样管中进行检测。如果某采样管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说明:
     
    ,为进一步确定感染者,医务工作者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
     

    (3)研制抗体: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先给小鼠注射
     
    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当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时,为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
     

    (4)生产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制备需要经过细胞培养、病毒培养、灭活、纯化等步骤,细胞培养需要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上海团队是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病毒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这是因为
     

    组卷:19引用:1难度:0.8
  • 24.科研工作者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获得了三个纯合抗虫品系甲、乙和丙。将三个抗虫品系与普通品系棉花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且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3:1。回答下列问题:
    (1)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可以采用
     
    法。若将Bt抗虫基因插入某种细菌Ti质粒的T-DNA上,再让其侵染普通品系棉花细胞,该过程主要利用了细菌Ti质粒
     
    的特点,成功将Bt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2)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的遗传都遵循
     
    定律。
    (3)将上述过程获得的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相互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下:
    甲×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1
    乙×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1
    丙×甲→F1抗虫→F2全表现为抗虫
    若依次用A/a、B/b、C/c…表示甲、乙、丙三个品系染色体上的Bt抗虫基因,由杂交实验结果判断,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请在下图细胞中画出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4)通过基因工程另获得一对纯合抗虫基因的品系丁,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丁品系中的Bt抗虫基因插入新的染色体上,还是和乙的Bt抗虫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请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则丁品系的Bt抗虫基因插入了新的染色体上
     
    ,则丁品系的Bt抗虫基因和乙的位于同源染色体。

    组卷: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