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拓展模块(第四版)《废墟的召唤》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6/6 8:0:9
一、基础知识应用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②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主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吧。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③我诧异地回转身去看了。暮色四合,方外观的石块白得分明,几座大石叠在一起,露出一个空隙,像要对我开口讲话。告诉我这里经历的烛天的巨火么?告诉我时间在这里该怎样衡量吗?还是告诉我你的向往,你的期待?
④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⑤然而我没有为这努力过吗?便在这大龟旁,我们几个人曾怎样热烈地争辩啊。那时的我们,是何等慷慨激昂,是何等地满怀热忱!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每个人自有理由做出不同的解释。我只想。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
⑥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椋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巳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蹲伏 蹲(cún):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 B.废墟 墟(xū):原有许多人家聚居而现在已荒废了的地方。 C.渺小 渺(miào):微小,藐小。 D.醒悟 悟(wǔ):了解;领会,觉醒。
A.指荒废了的地方。
B.指圆明园。
C.指凝固的历史。
D.指已荒废了的圆明园。
(3)写景细腻,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下列是对选文最后一段写景内容的理解,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
B.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天空中。
C.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D.以“鸦噪”突出“废墟”的“寒意”,暗示作者心中对“凝固的历史”的“寒意”。
(4)“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语境,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后在保留原意、使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将这段话压缩为一句话。组卷:3引用:1难度:0.5 -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②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③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④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⑤——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⑥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庄严地保持着派出者习俗和服饰,不敢轻易地入乡随俗。使节总是稀少的,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使节负有沉重的使命,不负使命的来访者不是使节。当代的瓦砾堆不是我们所说的废墟,古代的旷野也不在我们关注的范围。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齑[jī]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岁月坚硬的断柱的残片。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流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⑦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⑧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节选余秋雨《废墟》,《文明的碎片》,春凤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郁忿(fēn,同“愤”)
B.修缮(shàn,修补)
C.瓦砾(lì,小石块,碎石)
D.齑(jī,细,碎)粉
(2)查词典,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①小心翼翼:
②名副其实:
③得不偿失:
(3)选文的第1、2两个自然段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类比
C.对比
D.夸张
(4)作者说,“当代的瓦砾堆不是我们所说的废墟,古代的旷野也不在我们关注的范围”,“碎成齑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什么才是作者认为的废墟?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