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第三次质检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11年,当意大利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在其论著《第七艺术宣言》中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时,电影便与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同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文学和舞蹈并列的艺术门类。由于电影从建立自身艺术形式开始便成为一种叙事艺术,因而在众多艺术门类当中,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文学不仅以其丰富的经验为电影叙事提供了多种可能,并且以其悠久的传统为电影发展提供了丰盈的意义土壤。从电影艺术的研究来看,除了研究电影语言(摄影、音乐等)之外,关于意义和叙事艺术的探索基本上与文学一致。正因如此,大多数电影都是从文学那里寻求人物形象、故事框架和精神价值。文学改编就是从文学向电影转换的一种方式,也是电影创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研究百年中国电影文学改编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最初是通过与文学大传统中的戏剧相结合而走出了第一步,仍然具有教化的意味,接着便开始改编当时的鸳鸯蝴蝶派文学,走向了商业和娱乐,同时也开始在叙事艺术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对娱乐文学的改编使电影仅仅走向商业和娱乐,放弃了艺术的教化功能,所以,从20世纪30年代起便有了“左翼”电影。“左翼”电影是把电影当成启蒙和革命的利器,使电影重新走上了教化之路。20世纪40年代的电影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更是如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文学改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夏衍为当时文学电影改编指明了方向:改编要“忠于原著”。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十七年”时期。但从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的介入,电影创作开始走上了几条不同道路:文学电影改编从“忠于原著”开始向“忠于电影”转向;电影尤其是电视剧开始大量改编武侠和通俗文学;出现电影文学即剧本的独立创作。21世纪以来,“忠于电影”的影视文学创作观念日渐成为电影剧作家的主导观念;文学的电影改编多是从原著中吸取部分内容,然后进行加工创造,文学只是个源头,其文学的整体性属性被放弃;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改编的主体部分,严肃文学被冷落;古典文学成为文学改编的源头,但被IP后往往面目全非,文学经典正在被解构。从这一百年的发展来看,当电影与文学紧密结合时,往往是电影在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的时期;当电影远离文学时,往往是电影走向商业和娱乐,而艺术上走下坡路的时期。
今天,因为网络的便捷,大众养成了多媒体视听习惯。如果是反映同样内容的长篇小说或电影摆在大众面前,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电影。电影还可以通过商业或观众自发的方式在新媒体上传播,其传播效果也是小说无法达到的。如电影《芳华》和《战狼II》引起的全民讨论就是非常惊人的。所以,从一个国家或人类精神的塑造层面上看,影视若不承担塑造意义空间、教育人类面向正面精神价值的责任,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而电影创作的基础是影视文学的创作,即写出好剧本。这就要求剧作家首先要担当大任,在重新塑造和弘扬“中国精神”方面走在最前列。如果剧本没有这样的精神追求,电影就不可能拍出这种精神来。
(摘编自徐兆寿《从“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中国精神”的内涵与影视文学实践》)
材料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的人物形象、故事框架和精神价值都可以在文学中找到源头,这是电影与文学关系密切的表现。
B.早期中国电影与文学大传统中的戏剧的结合,以及对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改编,使其走向了商业和娱乐。
C.随着电影文学的发展,影视文学创作观念从“忠于原著”转向“忠于电影”,这加剧了文学经典的解构。
D.小说的传播效果在当下无法与电影相比,这与人们因为网络的便捷而形成的多媒体视听习惯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虽然是与文学并列的艺术门类,但大多数孕育于文学的土壤,是文学的再创造。
B.得益于新媒体的传播,《芳华》和《战狼Ⅱ》才能引起全民讨论,弘扬“中国精神”。
C.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依然可为当代影视文学的创作提供营养。
D.正确运用了新的电影技术和手段,就能让电影作品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古诗词重新谱曲演唱,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B.《华阴老腔一声喊》将现代摇滚乐和传统戏曲华阴老腔完美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
C.“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减轻参观活动对石窟遗址的影响,保护了珍贵文物。
D.《只此青绿》利用现代舞美展现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青绿”色彩,让文物“动”了起来。
(4)文学对电影艺术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5)中国电影如何实现“影以载道”?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蛋蛋的夏天
王在庆 蛋蛋的这个夏天阳光灿烂。蛋蛋全身赤裸,黑不溜秋,真像条泥鳅,一跳一跳地奔跑在村外池塘边,无忧无虑地高唱着:“晾——晾——晾干干,打火火,吸烟烟。”他的哥哥们在池塘里打闹,你用泥巴扔我,我用泥巴扔你,从水里扔到岸上,从岸上扔到水里。可是蛋蛋不知道他的灾难已经拉开大幕,这个七岁的男孩自由自在。
蛋蛋的歌声戛然而止——一块泥巴飞过来,正中蛋蛋头部,蛋蛋一下摔倒在地。等蛋蛋醒过来时,一圈光屁股哥哥大眼小眼盯着他,二正叔的白色医疗箱就在蛋蛋头边张开着。二正叔剪掉蛋蛋伤口附近的头发,用酒精消毒,疼得蛋蛋鬼哭狼嚎。他的胳膊腿都被哥哥们按着,上药,包扎。原来砸在蛋蛋头上的,并不是泥巴,而是半截砖。
池塘里还有多半池水,蛋蛋被剪掉的头发还没长出来,他又在水里和哥哥们快快乐乐地嬉闹了。和哥哥们比赛看谁游得快,一群哥哥在岸上叫喊着蹦跳着给他加油,他居然赢得多输得少。他可以憋一口气潜入水底,手刨脚蹬,在水底淤泥中快速爬行,远远地在水面冒出来,大叫大笑着向抓他的哥哥挑衅。
悲苦又降临到蛋蛋头上。五英伯的宅基地紧靠池塘,游泳的孩子们在这儿上上下下,池水日渐侵蚀宅基地。五英伯不胜其烦,干脆拿来几个酒瓶,高喊着叫池塘里的野小子们看清楚了,然后砸碎酒瓶,把一片一片碎酒瓶插在他家宅基地旁的池塘边。那儿从此成了雷区。蛋蛋也看得清清楚楚,但不久便忘得一干二净,于一次慌不择路的追逐中,一脚踏进雷区。
蛋蛋独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池塘只剩下一小片水,已见了底的部分,干透的裂纹横七竖八,如罗中立的《父亲》①的那张脸。后来,“池塘”已不再是池塘,应该只是一条小水沟——说水沟也不准确,因为小水沟里没有水,全是泥巴。蛋蛋并不孤独,他伸伸腿就能蹬到一头猪。他和那头猪都努力把身体往下压,只把头露在烈日下。蛋蛋和那头猪的想法是一致的:泥巴太浅了,稍不小心就会把脊背和屁股露出来了。太阳太毒,晒得人和猪都受不了。二正叔赤着上身站在树荫下,肚皮耷拉到皮带下,面无表情地看着蛋蛋和那头猪。
后来连泥巴也没有了,蛋蛋只有坐在门楼下的墙角里,那里比较阴凉。蛋蛋昏昏沉沉,半睡半醒。隔壁家的伙伴们正在唱戏,有敲凳子的,有敲脸盆的,咿咿呀呀,叮叮当当,好不热闹。蛋蛋醒来时已是满天繁星,阒寂无人。
蛋蛋就像一个龇着牙的小狗,看似柔软弱小,却极不驯服。一群人在街上大声说笑。蛋蛋漫无目的地走过来,忽然从人群里伸出来一只手,一把抓住他。二正叔把蛋蛋往上一举,双手顺势往下一滑,就抓住了蛋蛋的两个脚踝,然后一圈一圈地抡起来。蛋蛋只觉得天旋地转,干呕欲吐,各个方向各个角落都有笑声传过来。蛋蛋坐到能站起来,一步一步在众人的笑声中走开。走到很远了,估计他们追也追不上了,蛋蛋放声大骂:“小二正!小二正!”然后飞奔而去。对于蛋蛋而言,直接叫堂叔的小名,就是对堂叔最恶毒的谩骂。
蛋蛋必然要为他的不驯服付出代价。当他去奶奶家的时候,忽听背后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不远处二正叔正往他这里蹑脚飞奔。蛋蛋如受了惊吓的兔子,扭头就往奶奶家跑。进了奶奶家院子,他听见奶奶就在厨房里做饭,风箱吧嗒吧嗒一下一下地响着。但蛋蛋不相信奶奶能保护得了自己,转身躲进东房里,藏在了床下面。二正叔前后脚闯进来,一把把二蛋从床底下拽出来,咬着牙抡起了巴掌:“还敢叫我小名吗?!”
蛋蛋只觉得后背嗵的一声遭到重击,身子飞出去,脚尖几乎离了地。他并没有叫,但从胸腔里挤出半个“啊”来,眼冒金星。渐渐地,东房里响起疾风暴雨般的嗵嗵声和一个男孩不似人声的啊啊声,十米之外的厨房里响着吧嗒吧嗒不紧不慢的风箱声。
蛋蛋蜷缩在他的小床上睡着了,睡着了的蛋蛋还在一抽一抽地哭泣。哭泣的蛋蛋从窗口里飞出去,白色云朵在他脚下飘来飘去。蛋蛋用手背左一下右一下抹着眼泪,他确定自己在寻找着什么,却又忘记了要找什么。蛋蛋好像听到有人在叫自己,扭头一看,一个慈眉善目的人站在一朵白云上,左手托着一个瓷瓶,右手拿着一截杨柳枝,凝神聚气瞧着他。那人用枝条在瓶里蘸一下,往他头上一洒——
“妈妈回来了!”
满脸泪痕的蛋蛋跳起来,看见将近一年不见的弟弟跨过横放在大门前挡猪羊的门板,用普通话高喊着。
(有删改)【注】①《父亲》:中国当代画家罗中立创作的人物肖像画,画中的人物是一位头裹白布、手端旧碗、满脸皱纹的普通农民。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蛋蛋被哥哥们砸伤后又很快和他们嬉闹,在比赛游泳时哥哥们又为他加油,表现出孩童的纯真。
B.作者将池塘的裂纹比作“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的那张脸”,流露出浓浓的乡土情结和悲悯情怀。
C.二正叔给蛋蛋粗暴上药,当众戏耍蛋蛋,后来又报复蛋蛋,表明他是一个性格暴躁、毫无爱心的人。
D.小说结尾写将近一年不见的弟弟用普通话高喊“妈妈回来了”,暗示出蛋蛋留守儿童的身份。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说“蛋蛋并不孤独”,其实是反语,在“池塘”里陪伴他的只剩一头猪,恰恰表现了他的孤单寂寞。
B.蛋蛋被形容成泥鳅、小狗、兔子,这些比喻既符合孩童的特点,又表达了“人的物化”这个主题,饱含深意。
C.池塘边夏日的快乐,实际上蕴含着生活的悲苦,但作者并没有大肆渲染,而是用笔克制,点到为止。
D.小说没有集中完整的情节,而是截取几个片段加以叙述;不以人物性格的刻画为主,而重在表现人物命运。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小说结尾写蛋蛋梦见了观世音,请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的进步与媒介的发展相互促进,已经把人类带入一个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以下是某品牌金华火腿在不同媒介的三则广告介绍。
一、报纸图片广告:
主体文字:火腿臻品——津津有味上善之选
其他补充说明文字:火腿块取自均匀致密、肉质佳的上方部位,被称为“火腿芯”。特点是骨少肉多,且瘦肉鲜明似火。(搭配火腿实物图片。)
二、电视广告语:形如琵琶不闻声,色如丹膏不染尘。以猪后腿为用料,经过上盐、洗晒、整形、发酵等八十多道工序,8至12个月的酝酿,变成色、香、味、形四绝的火腿。火腿始于唐,盛于宋,乾隆皇帝对它留恋不已,文豪鲁迅对其赞美有加。如今古法工艺不断传承,历久弥新……(搭配火腿制作过程实景、火腿菜肴、历史图片等画面,并配乐。)
三、官方旗舰店直播间产品推荐文案:请看这是一条三年成的火腿,古法传承,手工制作。从上到下依次为火爪、火蹄、上方、中方、滴油。来,摸摸这块正中方的肉,又干又硬,肉色鲜红,这样的老火腿才会香!一腿生五味,蒸煮炒炖煲!从头到脚都是宝,送亲送友刚刚好!
(1)请从上面广告中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则,结合其媒介特点,至少从两个角度点评其宣传广告语的优点,不超过30字。
(2)请根据你选择的这则广告的媒介特点,为某品牌火锅底料写一则宣传广告语,不超过100字。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如图所示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