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玉林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8 6:30:2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研读哲学史、科学史可以看出,自然科学脱胎于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则蕴孕于道德哲学之中。伴随着现代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社会科学从道德哲学中分化出来并获得了自身的独立形态。在进入工业文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前,人类社会既没有独立的社会科学,更谈不上独立的社会科学方法,人们对社会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套用道德哲学的方法,二是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套用道德哲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这主要是古代的社会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根本特点,就是用“性善”“性恶”等来规范社会,描述理想的社会形态。著名历史学家萨拜因在分析柏拉图的国家理论时指出:“这个理论从这样一个概念开始,即必须从事有条不紊的研究来了解‘善’,然后根据这‘善’的观念,通过阐明一切社会所包含的相互需要这一原则,来作出对社会的构想。”
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这主要是近代的社会研究方法。近代牛顿经典力学确立了成熟的自然科学的两大原则:一是重复性原则,即重复性是自然规律的根本特征;二是精确性原则,即自然规律不仅可以被认识,而且可以用精确的量的关系去把握。牛顿经典力学构成了近代社会理论变革的一般理论背景,它造成的强烈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情绪,促使一大批社会科学家相信社会运动“在各个方面都符合由牛顿和莱布尼茨阐明的物质引力规律”,认为社会科学可能也应该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的科学,并力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从而构造出“社会物理学”“社会引力学”等学说,形成了社会科学史上的“自然科学时代”。一般说来,自然科学本无意向社会科学“献媚”,但它往往又决定了社会科学的面貌。
社会研究套用道德哲学、自然科学的方法,表征着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这就是,“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本身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尚未独立并显示出来。只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社会的关系”占据统治地位,社会与个人处于形式上的对立,人们需要从整体上规划社会发展进程时,社会才真正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如何描述、如何抽象、如何解释,才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是在这个时候,社会科学及其方法的独立化才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显现出来。
社会科学的独立化是一个力图发现社会运动规律及其特殊性的过程,它历经文艺复兴的“人文科学”、维科的“历史哲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科学”、黑格尔的“哲学科学”、狄尔泰的“精神科学”、李凯尔特的“文化科学”和马克思的“历史科学”等理论形态,终于发现了社会运动规律及其特殊性。其一,“自然科学家一般不是他所正研究的现象的参与者,而社会科学家则是”。其二,自然运动是“自在”的,社会活动则是“自为”的,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过程。其三,自然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之外形成的,历史规律,即社会运动规律则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并实现的。
(摘编自杨耕《论社会科学的独立化和特殊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着现代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道德哲学从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
B.文中用“性善”“性恶”等规范社会,描述理想社会,是套用道德哲学研究社会的根本特点。
C.近代牛顿经典力学的确立,使社会科学家认为社会科学也应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的科学。
D.因为社会科学及其方法的独立化成为现实问题,所以对社会事实的描述,抽象和解释才争论不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即提出中心论点;自然科学脱胎于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则蕴育于道德哲学之中。
B.文章以工业文明为分界,分析了两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对社会的研究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
C.引用萨拜因的话,旨在证明古代社会研究的方法是用善恶观来规范社会,描述理想社会。
D.文章最后一段,在历数了“人文学科”“历史哲学”等理论形态后,指出了社会运动规律及其特殊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自然科学还没有确立和成熟之前,人类社会没有独立的社会科学,对社会的研究只能套用道德哲学的方法。
B.近代社会,牛顿经典力学构成了近代社会理论变革的一般理论背景,形成了社会科学史上的“自然科学时代”。
C.进入工业文明前,“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进入工业文明后,“社会的关系”占据统治地位。
D.社会运动规律表现为;社会学家是研究现象的参与者,社会活动是“自为”的,社会运动规律靠人的活动形成并实现。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元宇宙的初始概念源自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该小说描述的是脱胎于现实世界的一代互联网人对两个平行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其中第一次提及了“元宇宙”的概念,一般认为,元宇宙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文学、艺术为载体的古典元宇宙。如,但丁的《神曲》包含了对人类历经坎坷的“灵魂寓所”,一个闭环式的至善宇宙的想象。第二阶段是以科幻和电子游戏形态为载体的新古典元宇宙。经典作品有雪莱夫人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1999年全球上映的影片《骇客帝国》等。第三阶段是以“非中心化”游戏为载体的高度智能化元宇宙。首次标志性事件是美国互联网公司2003年推出的“第二人生”。此后,罗布乐思公司发布兼容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用户自建内容的游戏《罗布乐思》,瑞典一个游戏开发工作室开发《我的世界》游戏,脸谱公司宣布旗下多人电子游戏成为社交虚拟现实世界等成为第三阶段的重要节点。
纵观元宇宙的发展历程,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那么,新技术赋能下的第三阶段元宇宙该如何定义?罗布乐思首席执行官认为元宇宙至少要满足8个关键特征,包括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等。马化腾则将元宇宙视为全真互联网。尽管目前对第三阶段元宇宙尚无统一定义,但可以看出,它属于人类的数字化生存形态,平行于现实世界,与之互通,但又独立于现实世界,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真实的社交和工作。
元宇宙现在处于第三阶段中后期发展阶段,其主要表征体现在以网络和算力技术、人工智能、电子游戏技术、显示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等技术集群赋能下的虚拟生态构建。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开始尝试对元宇宙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新尝试,比如:虚拟演唱会、虚拟教育、虚拟金融、虚拟研讨会、虚拟创作等。元宇宙的第三阶段发展起始于游戏,而随着以游戏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以及框架日趋成熟,游戏与真实世界的边界将开始走向消融,可以想象的是,未来人们将有可能切换身份,穿梭于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甚至可以在元宇宙中学习、工作、交友、购物、旅游。
但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很多专家与业内人士为此也提出了他们的担心,比如:如何确定元宇宙价值取向、制度选择和秩序?如何制定元宇宙内在的经济规则?怎样避免元宇宙内在垄断?如何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等等,面对现在爽手可热的元宇宙,有人也提出了质疑:“这是拿未来数十年都未必能实现的科技幻想,来弥补现在的创新枯竭”,因为从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对元宇宙的畅想可能都过于超前,不仅因为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还有很大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甚至虚拟经济体系等关键要素都还只是纸上谈兵。
鉴于此,主流媒体当下要避免跟风炒作元宇宙概念,合理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元宇宙,可以尝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元宇宙进行深入讨论,进而提升公众对元宇宙的理性认识与科学认知,同时,元宇宙作为人类社会对新媒介的探索,为其提供了个体连接的新范式。它对于大众媒介的发展给予了某种目标性的定位,特别是对主流媒体的发展给出了定位的转向。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当元宇宙的技术、系统、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伦理、道德等条件趋于成熟时,主流媒体可协调政府、科技公司与公众共同参与元宇宙的建设,尤其是需要帮助公众建立现实世界与虚拟环境间的健康互动关系。
(摘编自韩韶君《数字化生存:新技术赋能下的元宇宙缘起、发展与启示》,2021年10月12日人民网研究院)(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载体的不断变化,元宇宙可分为古典元宇宙、新古典元宇宙和高度智能化元宇宙三个阶段。
B.脸谱公司宣布旗下多人电子游戏成为社交虚拟现实世界是元宇宙进入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C.第三阶段元宇宙属于人类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数字化生存状态,既独立于现实世界,又与之互通。
D.元宇宙发展到当今时代,离不开人工智能、电子游戏技术、显示技术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宇宙的概念始于1992年,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变化,其内涵和当初所说的元宇宙已经完全不同。
B.作者就元宇宙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的诸如价值取向、制度选择、内在垄断等方面的风险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C.在元宇宙第三阶段中后期,人们可以穿梭于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在元宇宙中学习、工作、交友、消费。
D.虽然对元宇宙的畅想可能都过于超前,但是后疫情时代人们尝试对元宇宙进行深入的探索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不同群体应该如何参与元宇宙的建设。组卷:11引用:6难度:0.2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义士墓
耿立 乡间的墓地上兀立着一个石碑。墓地上有石碑,是一种特异和荣光。石碑上镌着魏碑“义士哑孩”。
哑孩没有名字,王士臣喊他哑孩,别人也喊他哑孩。日本人来之前,王师傅风雪天赶会,在一个雪窝里捡到一个两三岁的小人,到了家里,王师傅把孩子的衣服脱掉,放在被窝,三天三夜,那孩子才醒。
王师傅唤他,一字不应,孩子的眼睛告诉了王师傅,这是一个哑巴。
王师傅带了哑孩来到了日本人的营房和炮楼,为那些人做饭。为首的日本人,来自日本列岛的山口县,文文静静的,戴一副眼镜,人们叫他桥本,是学生出身,但随身的一把军刀和一条纯种的如牛犊大的狼狗,使人感到了一股戾气和不祥。桥本对汉学颇精通,他从什集的老中医秀才石远来那里借明版的《金瓶梅》看。到了中秋,他让王师傅备好菜,烙上石远来爱吃的葱花千层饼,让哑孩送到,然后,桥本就和石远来聊起《黄帝内经》,说起阴阳辨证。老中医就慢慢地应付。
石远来是菏泽城以北黄河以南最有名的先生,日本人来的时候,都80岁了。老中医非常喜欢哑孩,每次哑孩来,老中医就拿冰糖、甜的甘草和枸杞给哑孩,冰糖哑孩留着,甘草和枸杞就送给王师傅。
桥本有时也和王师傅喝酒,是纯正的日本清酒,王师傅嫌淡,就让哑孩到什集隅首的酒店打烧酒,小小的一茶碗,王师傅仰脖就灌掉。桥本有时就唱日本的歌曲《君之代》(日本国歌),唱着唱着就流泪。这个时候,王师傅就起来走开,哑孩见师傅走开也像尾巴跟着师傅走了。
师傅就去伺候桥本的那条狼狗,哑孩看狼狗温顺地在师傅的手下吃着特意烧炙的牛肉,那是一条俊秀的狗,也是令人生畏、砭入骨髓的狗,直矗一对尖尖棱棱的耳朵,扫帚似的尾巴和一双惨绿而放射凛凛寒光的眼睛。
谁知,一天黄昏,师傅在喂狗时,一根骨头卡在了狗的喉咙,其时桥本正在饮酒,师傅直觉着麻烦要来了,就唤哑孩拿醋往狗嘴里灌。狼狗挣扎着,后爪子抓地前爪立起,两眼由绿到红,痛楚满布的脸上闪烁的是凶光,当师傅灌醋的时候,那狼狗就急急地一下子生吞了师傅的手。
这时不知哑孩从哪里拿起一根劈柴,顺势就往狼狗的臀部狠狠敲去。狼狗“嗷”地叫了一声放开了师傅,骨头也随即吐了出来,满嘴的血滴在什集的土地上,狗趁势准备向哑孩扑去,像要撕掉人的筋骨和灵魂。
黄昏在那时凝滞了。桥本橐橐地出来了。
他看到了师傅血淋淋的手、地上的劈柴和狗吐出的牛骨。桥本两眼狐疑,他走到狼狗的跟前,用手抚慰着狗。
师傅和哑孩的眼睛里布满恐惧。桥本吹起了哨子,然后就回到屋里,扎上武装带,穿上马靴,挂上了军刀,狼狗呜咽呜咽地叫着,像是控诉。
大家刚吃完晚饭,听到集合的哨子,都急匆匆地跑出集合,日本人和汉奸惊恐地看着两眼发红的桥本。然后,桥本说了一句日语,就从队列里出来了两个日本兵,把王师傅架起来,刹那间,王师傅被吊在了出操的单杠上,哑孩用手比划着哇哇向师傅扑去,想解下师傅臂膀上绑的绳子,日本兵一脚踢得哑孩跌在几步外的沙土里,跌得很响。
桥本走到离师傅几十米的地方,脸朝着师傅,微笑着举起了匣枪。
“看,支那人,左脑壳!”
“啪!”枪响了,桥本的匣枪很脆很响,震得炮楼上的蝙蝠扑扑地旋飞,人们想,王师傅完了,那时,杀掉一个中国人,像屠掉一只狗。
可是枪响了,王师傅还是那样被吊着,眼睛惊恐地看着哑孩,光光的脑袋,只左耳有花生大的凹痕在滴血。
桥本是像猫对待耗子般拿人作弄?还是真的把活人做靶子?
这时桥本的手又举起了,他瞄向王师傅的右脑壳,扣动了扳机。
还是很脆很响的一声枪响。但是王师傅只右耳有花生大的凹痕在滴血。
像是到了高潮或结尾,队列中的日本人高举双臂过头高呼“崽”!(日语:万岁)
桥本满意地一挥手,然后马靴一并,转身回到炮楼,王士臣被卸下了,王师傅的命被保住了,但经那一吓,就卧在了床上,再没能起来。——父亲说,王士臣虽然是厨子,整日与刀和火打交道,但胆子奇小,过年时连炮仗都不敢放。
师傅死掉了,炮楼的厨房里只剩下了哑孩,孤单单做好饭,就站在厨房的门口,向吊过师傅的单杠望去,一连几天,哑孩都是这样的神情。
后来,整个炮楼的日本人都全身发乌、口吐白沫痛苦地死去,桥本和他的狗也死了。
哑孩自己把自己吊在了那个单杠上,像是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也是一个问号。这是1945年春天的事,离日本人投降还有半年的时间,那时麦子开始扬花。
80岁的老中医石远来把哑孩埋掉了,用一只木匣子,他称哑孩为小义士,在石碑的背面,石远来先生用遒劲苍老的魏碑写了一段话:
呜呼!故国神州,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如此毒杀倭寇者,有几人欤?
每次到父亲的墓地,我总是用手抚去这墓碑的杂草与牛羊的粪迹,父亲去世有年,墓草苍黄,父亲是亲见过哑孩的,父亲曾亲手为哑孩成殓,父亲说老中医石远来对流泪的成殓的人说,不要把泪珠滴在哑孩的身上,那样,哑孩归去的路上,就走得不安稳。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多但很有表现力。“黄昏在那时凝滞了”“那时麦子开始扬花”等几处简洁的环境情写,增强了小说的画面感与悲剧氛围。
B.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并没有“脸谱化”。比如桥本,叙述他精通汉学,借明版的《金瓶梅》,喜欢和老中医聊天等,就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多元。
C.小说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展示了人物内心。比如描写桥本枪击王师傅时“微笑着举起了匣枪”,“微笑”这一细节意味着他只是想吓唬王师傅。
D.小说语言平实,重叙事,少抒情。比如描写桥本枪击王师傅,只有平静近乎冷酷的叙述但字里行间让人凝神屏气,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2)请简要分析小说塑造哑孩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小说写完石派来先生写在石碑背面的一段话后即可结束。为什么作者还要写最后一段,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组卷:5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山毛榉是一种大型树种,通常情况下可以长到50米左右,树干直径也在3米左右。①
没有充足的阳光,山毛榉小树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组卷:2引用:4难度:0.6
四、写作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光回溯到2014年5月31日,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星期。江西两名成绩优秀的高三学生易政勇与柳艳兵乘公交车回家,遇上歹徒持刀伤人,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冲上去将其制服,挽救了一车人的生命,被赞誉为“夺刀少年”。但两人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错失了参加高考的机会。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各界关注,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诸多著名大学表示愿意破格录取他们,经过结合考虑,两位少年不愿破坏高考规则的公平性,都婉言拒绝了,最后,经过认真的复习备考,两人顺利通过补考,被江西省内两所大学录取。
四年转眼过去了。2018年,两人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其中易政勇投身扶贫事业,成为一名扶贫人员,驻守在宜春铜鼓县带溪乡红群村,因为工作很忙,平时很少回家。他表示自己喜欢能够帮助到别人的工作。
再提起当年,易政勇与柳艳兵都表示不曾后悔;我们并非为了名利才会选择挺身而出,我们当时只是做了所有人都该做的事。大学毕业后能够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平凡地生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虽然没有和同学们在同一时间参加高考,但两位勇敢的少年都给社会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假如你所在的中华中学团委将举行以“书写人生的满分答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