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9/1 1:0:8
一、选择题
-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组卷:118引用:15难度:0.9 -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组卷:541引用:21难度:0.7 -
3.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组卷:444引用:9难度:0.5 -
4.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组卷:250引用:97难度:0.9 -
5.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288引用:30难度:0.7 -
6.用
代表碳原子,用
代表氧原子,则化学方程式2C+O2═2CO表示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9 -
7.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物质组合是( )
组卷:14引用:5难度:0.5 -
8.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点燃组卷:1204引用:26难度:0.9 -
9.在一定条件下,8g A物质和7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 )
组卷:23引用:4难度:0.6 -
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6难度:0.7
五、科学探究题
-
30.学完质量守恒定律后,张南和小岗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用实验验证“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活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相关空白。
【验证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制订计划】张南设计的实验方案一如图A所示,小岗设计的实验方案二如图B所示。
【实验方案一】(1)张南同学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将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安装在锥形瓶上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红磷,随后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了,瓶上气球的变化是:
【实验结论一】张南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得出和质量守恒定律一样的结论。
【实验方案二】(2)小岗同学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接触并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二】小岗认为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判断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交流评价】(3)张南同学认为小岗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设计存在缺陷,针对有组卷:65引用:2难度:0.5 -
31.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褐色,因此,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资料卡片]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一般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容易分解,这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的
(2)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的是
(3)①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烟灰可能是起到
[成分探究]蔗糖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1]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出现,则蔗糖含有
[实验2]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则蔗糖还含有组卷:27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