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中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8/7 8:0: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5 -
2.实验室许多药品需密封保存。若不密封保存,下列药品在空气中质量将减少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食盐中少量的硫酸钠 溶解,过滤 B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D 证明一块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取样,滴加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4.体育比赛使用的发令枪中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5.下列关于电学单位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6.质量较小的鸽子与质量较大的大雁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7.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组卷:47引用:1难度:0.5 -
8.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仍显红色的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5 -
9.如图所示,许老师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1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化学实验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11.下列物质制备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1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气体,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乙表面有银析出,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
36.小杭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
(2)老师又给了小杭一瓶硝酸银溶液,小杭取前一次无法测得结果的合金10g投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经测定,固体质量变成了25.2g,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7.小金在网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取火方法,将包口香糖的“锡纸”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条状,并将其两端搭在电池的正负极上(有一定危险,请不要模仿),过一会儿,“锡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如图所示。
(1)“锡纸”在中间狭窄的地方开始燃烧的原因是:由于电源短路,产生较大的电流,且“锡纸”在中间狭窄的地方电阻
(2)锡纸”成分揭秘
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实验探究:取包口香糖的“锡纸”,将有金属的一面打磨后,朝上放在点滴板上;并向其表面滴加氯化锌溶液,观察到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实验分析:
①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锡纸”是
②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③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探究实验的是
A.硝酸银 B.稀盐酸 C.硫酸亚铁 D.氯化镁组卷:46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