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胪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正在放倒wéi 杆准备过桥,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等,一应俱全。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逸不绝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wéi
     

     

    (2)文中四个加点词语中有两个词语有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人们喜爱东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人品和诗文造成的。②他留下的文字实在太多,光文章就有大约5000篇左右。③而他最重要的那些文章,又跟“王安石变法”那段历史息息相关。④读其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个“完美人格”的苏轼,更可以还原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

    组卷:38引用:1难度:0.5
  • 3.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就是最好的佐证。八年级三班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丰富活动内容,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版块一:说一说,互联网的发展
    版块二:
     

    版块三:
     

    (2)阅读我区学生上网课情况的调查表,简要概述材料内容。
    是否上过网课 没上过 偶尔上 上过
    0.940% 10.225% 88.835%
    上网课的形式 看电视频道 平台直播课 本校老师的直播课
    6.978% 41.757% 51.265%
    网课使用的工具 电视 手机 电脑(含平板)
    6.601% 76.472% 16.927%
    上网课的作业量 较少,应增加作业 适中,可以较好完成 较多,无法完成
    5.083% 90.441% 4.476%
    (3)互联网有利有弊,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请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50分)

  •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大红灯笼
    李国明
          ①我们三个跑到槐树岭,很快进入状态。一玩游戏,总是忘记时间。
          ②妈妈站在远处喊我回家,星期六也不让我多玩一会儿。我和妈妈走在田间的路上。我的额头浸润着汗珠。 太阳已转到南面的天空了,一群小鸟在河对岸柳树上,扑棱棱飞起来,又安静地落到树丛里去了。我的目光总是被那些小鸟吸引,它的妈妈也和我妈妈一样,假期也会布置很多作业吗?
          ③“你和野孩子不一样。”妈妈说。“一样。”我反驳说。我噘着嘴,不想继续和妈妈辩论,可心里不服气。“可馨,你要做一个有理想的好孩子。”“理想是什么东西呀?”“理想不是什么东西,但为了理想,你要牺牲很多东西。比如玩耍,比如游戏,比如看儿童剧等等,非把它比喻成东西的话,理想就是一个大红灯笼,它每时每刻都在你眼前晃来晃去。”“你是说,我眼前挂了一个大红灯笼?妈,你哄我吧,我咋看不见呢。”“有一天,你看见了再告诉妈妈。我相信你一定能看见。”我和雪琪、许浩是最要好的朋友,每天我们一起玩,快乐极了。可我一次也没见过,妈妈说的大红灯笼。
          ④回家的路,要经过学校外面的一些小吃摊。那个卖煎饼馃子的奶奶,被几个同学围着。她手里的木铲在那块圆铁板四周转来转去,也看不见铁板下面的炉火。铁板上空,呼呼冒着热气,面饼上鸡蛋泛着迷人的香气,抹一层甜面酱,撒一层葱花,再搁一根油条卷起来,那香味挤进我鼻孔里,赶都赶不走……可妈妈不让我吃这些,她回家亲手给我做鸡蛋饼,她说吃起来感觉一样的,可我一直认为,和买来的,总不是一个味道。
          ⑤今天星期六,卖煎饼馃子的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是我同学月月的奶奶。月月的作业她从来不看,月月说她奶奶不识字,爸爸妈妈识字,可他们都不在家,去了很远的地方挣钱。
          ⑥这个夏天,干热风在田野的麦穗上吹来荡去,把麦穗吹得由绿变黄。爸爸每天拉着化肥去农户家送。春节后,爸爸的头上又添了许多白发,这让我心里沉沉的,不是滋味。
          ⑦爸爸每天晚上看书看到深夜。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麻将。他写的那些小说发表在杂志上,杂志堆放在爸爸工作台的右手边,小山一样高。
          ⑧周叔叔看到了,问爸爸:“你发表这些小说,得赚几万块稿费吧?”
          ⑨爸爸笑了,说:“要能赚这么多,我就不扛化肥了。”
          ⑩不挣钱还坚持这么多年?大人的事让人费解。饭桌上,爸爸说:“我写小说纯粹是一种爱好,单纯靠稿费活着,全家早就喝西北风了。”爸爸看着我说,“可我心里的梦是真诚的,只要活着就写下去。和你一样大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梦想,当作家。”
    ⑪“爸爸,你眼前也有一个大红灯笼吗?”“是啊,我那个大红灯笼,又大又圆又亮,夜晚看得见,白天也看得见。”我的嘴又噘起来了,“爸爸,我怎么看不见我眼前的大红灯笼呢?”
    ⑫爸爸用柳枝编了一个圆圆的灯笼,又特意买来大红纸,裁开,用胶水粘贴在灯笼上。爸爸提着蘸了墨水的毛笔,问我:“可馨,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说:“上北大。”他大笔一挥,“北大”两个字就写在了灯笼上。“看,这就是你的大红灯笼。”
    ⑬晚上,大红灯笼挂在我床头的墙上,那是我躺在枕头上能注视的角度。
    ⑭有一天,我醒来发现大红灯笼不见了。爸爸把大红灯笼从屋里拎出来,说:“可馨,你要学会把现实中的大红灯笼,变成理想中的大红灯笼,再把理想中的那个大红灯笼,变成现实中的大红灯笼。”
    ⑮我从爸爸手里接过打火机,将纸糊的大红灯笼点燃。
    ⑯从那天起,我心中挂起了一个大红灯笼。
    (选自《小小说月刊》)(1)小说中的爸爸和“我”心中的大红灯笼分别指什么?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阅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①“爸爸每天晚上看书看到深夜。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麻将。”(三个“不”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我从爸爸手里接过打火机,将纸糊的大红灯笼点燃。”(“我”为什么要将大红灯笼点燃?)
    (4)第⑥段似乎与全文无关,说说它的作用。
    (5)读完这篇小说,你也许会想到自己心中的大红灯笼,说说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组卷:590引用:4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