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六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9/5 11:0:15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2)遥怜故园菊,
(3)
(4)情无高下,手法有别。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① (A.伏 B.停)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② (A.窜 B.飞)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菜畦
轻jié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
(3)根据文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①②处横线上。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理解(42分)
-
7.文言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太丘舍去
②不亦说乎
③传不习乎
④入门不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
(4)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组卷:21引用:6难度:0.5
三、表达(33分,含卷面书写3分)
-
8.作文。
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艰辛的付出之后,你必有所得。谷进粮仓是收获,点滴进步是收获,真诚友谊是收获,心灵感悟是收获……相信这个秋天你一定收获满满,那就拿起你的笔,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吧。
请以“收获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