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这一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2分)
-
1.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8 -
2.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组卷:409引用:35难度:0.8 -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快慢,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4引用:62难度:0.7 -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16引用:30难度:0.9 -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组卷:35引用:1难度:0.6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
15.兴趣小组A做了“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如图1。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如图1所示)。
(1)用酒精灯点燃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观察到的现象有
(2)该兴趣小组同学经多次实验发现:当反应停止并恢复至室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广口瓶内始终有8%左右的氧气残留。请分析红磷燃烧无法耗尽氧气的原因是
(3)若实验非常成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4)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交流,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将红磷改为白磷(着火点低,易燃烧),并用放大镜聚光引燃会更准确
B、铁丝燃烧产生四氧化三铁固体,用铁丝代替红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红磷(过量)燃烧熄灭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看出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红磷燃烧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的原因是怕冷水进入集气瓶使集气瓶破裂
(5)兴趣小组B的实验:用铁生锈原理(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2所示)。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测量项目 实验前烧杯中水的体积 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体积 体积/mL 92.0 61.0 150.0
(6)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图1、图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组卷:28引用:1难度:0.5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当向乙烧杯中依次加入MnO2和H2O2溶液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大量白雾,蜡烛燃烧更旺,但过一会儿逐渐熄灭,而甲烧杯中蜡烛一直持续燃烧。
【知识回忆】写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1】导致乙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燃烧产生的CO2使蜡烛熄灭;猜想二:白雾是水雾导致蜡烛熄灭;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猜想一,其理由是
【实验1】向一只装有燃者蜡烛的烧杯中加入100℃水,另一只依次加入MnO2和H2O2溶液,若观察到
【查阅资料】水雾产生与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有关,并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产生的水雾越多。
【问题2】为什么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水雾越多呢?
【实验2】分别向三只烧杯依次加入MnO2和溶质质量分数的不同H2O2溶液测定温度变化。H2O溶液 5% 10% 30%
温度变化曲线
(1)该对比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H2O2溶液的初始温度相同
B.反应开始的时间相同
C.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
(2)根据实验数据说明该反应是
(3)根据实验探究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拓展与延伸】小组同学还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4)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 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5)图丙是“3% 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组卷:46引用:2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