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2018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济南一中)

发布:2024/12/16 6:30:2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37引用:10难度:0.9
  • 2.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3难度:0.9
  •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组卷:82引用:18难度:0.9
  • 4.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7难度:0.7
  • 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组卷:136引用:2难度:0.9
  • 6.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组卷:934引用:54难度:0.9
  • 7.不显电性的一组微粒是(  )

    组卷:283引用:14难度:0.5
  • 8.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  项现                  象解          释
    A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和,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质量的
    B金秋十月,菊花飘香分子是运动的
    C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体积很小

    组卷:13引用:3难度:0.9
  • 9.地壳中所含金属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9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 26.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
     
    关系密切.
    (2)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3)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
     
    ,甲转化为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化合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4)实验室用图3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中的橡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5)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结束后放出4.4g气体,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组卷:26引用:11难度:0.3
  • 27.观察A、B 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比较A、B装置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2)对比是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思考:比较/对比①冰 ②水 ③水蒸气中分子的特征和性质的异同,将结果填在表中。(如果相同,用“①=②=③”表示;如果不同,需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填序号)
    比较/对比项目 比较/对比结果
    水分子的能量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水分子的质量  
    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水的化学性质  
    (3)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填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
     
    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E.反思与评价   F.表达与交流
    (4)要验证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现象是
     
    说明a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mL。
    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A.    B.      C.     D.
    (5)写出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反应类型是
     
     这一反应是将
     
    能转化成
     
    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该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含有的化学能之和比反应前水所含的化学能
     
    (高、低)。因为
     

    (6)用化学符号填写: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微粒是
     
    ,不变的微粒是
     
    ,生成新的微粒是
     
    。由此我们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7)关于通电分解水试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生成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8)写出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文字表达式
     
    反应类型是:
     

    组卷:26引用:1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