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6分)

  • 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9
  • 2.对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3.对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5题.(4分)

  • 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机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组卷:1引用:1难度:0.6

三、文言文阅读与翻译.(16分)

  • 5.文言文阅读。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之,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选自《元史•董文炳传》)(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亦不之                         惮:怕,畏惧
    B.乃以田庐若干亩计与贷家            直:通“值”,价钱
    C.令敢隐实者诛,其家                籍:登记
    D.谗之府,府欲中害之                或:有人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县民蚕麦偿之                     作《师说》贻之
    B.县贫,重以旱蝗,征敛日暴         一夫作难七庙隳
    C.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人           师不必贤弟子
    D.民亦有不乐为                     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面的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董文炳爱民举动的一组是
     

    ①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②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③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   ④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⑤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⑥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文炳十六岁时父亲死去,他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
    B.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的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
    C.董文炳冒着死罪,采用并居老百姓的办法减少户数,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D.董文炳为政仁爱,曾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后又不忍心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高额利息,于是将自己的家财田亩作价还给了放贷的人。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七、语言表达题(4分)

  • 1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
    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
    (1)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2)忙碌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3)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4)失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5)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废品就是幸福。
    (6)高考落榜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7)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8)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9)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10)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
     

    组卷:5引用:7难度:0.8

八、作文.(60)

  • 15.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请以“向往远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组卷: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