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ㅤㅤ简单的数字能在作者的匠心独运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孟子的“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ㅤㅤ沈琼枝在宋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想道:“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再来和我歪缠。不如走离了他家,再作道理。“将他那房里所有动用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打了一个包fú,穿了七条裙子,扮做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那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走了,清晨出了钞关门上船。那船是有家眷的。沈琼枝上了船,自心里想道:“我若回常州父母家去,恐惹故乡人家耻笑。”细想……
(节选自《儒林外史》)【乙】ㅤㅤ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jiàn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热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节选自《简•爱》)(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模
jiàn
包fú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银器皿”“回常州”“一个时期”“认识了你”这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B.“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是比喻句。
C.“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一句的主干是“彼人安排父亲”。
D.“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中的“短短”是形容词,“时期”是名词。
(3)《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4)【甲】片段中的沈琼枝和【乙】片段中的简•爱逃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你结合原著简要概括。组卷:18引用:3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ㅤㅤ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ㅤㅤ承宫,琅琊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节选自《承宫樵薪苦学》)【注释】①少孤:少年丧父。②明:精通。③答:用鞭、杖、竹板抽打。④樵薪执苦:砍柴,干苦活。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走送之
③授诸生数百人
④遂通其经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
(3)【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承宫,最终都学有所成,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组卷:6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能力/一切都掌握在你手里/如果你相信/一切都会改变/那么你就不在梦境里/因为我们都有超能力/超能力/超能力/我们都有超能力/都掌握在你手里
选自邓紫棋歌曲《超能力》请发挥想象,以“我的超凡能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组卷:6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