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8 8:0:9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象征了多子多孙,还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zhù) ______立于梅枝之上,谐音“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不会像平时那样责备(jiè) ______,反而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传统的民俗习惯: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谐音,祈求好运庇护,希将来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又如,在中国文化里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①_______、避粗俗成②_______的效果。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其用“莲”谐音“怜”,用“梨”谐音“离”,在内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③______命运的怜惜和对暗社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chéng) (yì) (liǎn)
    B.(chéng) (jì) (liǎn)
    C.(chěng) (yì) (liàn)
    D.(chěng) (jì) (liàn)
    (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
    (zhù)
     

    惩(jiè)
     

    (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典雅 ②含蓄 ③惊慌失措
    B.①典雅 ②含蓄 ③孤苦伶仃
    C.①含蓄 ②典雅 ③惊慌失措
    D.①含蓄 ②典雅 ③孤苦伶仃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2.      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2)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5)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里既抒发个人身世之悲,又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的是:
     
     

    (6)《次北固山下》表现王湾思乡的句子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但有时也不得不请高手帮忙。回忆《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完成下面读书卡片的另外两条情节概要。
    读书卡片
    阅读名著:《西游记》
    研究专题:谁帮助过孙悟空
    情节概要:①观音菩萨帮孙悟空降服了红孩儿;
          ②
     

          ③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4.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请从“父亲”“范爱农”“阿长”“衍太太”中选择恰当的人物,分别填写在下面每张图后文字空白处的横线上。

    一到夏天,睡觉时(1)
     
    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一看,(2)
     
    就站在我背后。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3)
     
    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4)
     
    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组卷:14引用:6难度:0.7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

  • 12.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时刻;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
          请以“告别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和要求:
          要求: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少于600字。

    组卷:12引用:3难度:0.1
  • 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ㅤㅤ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ㅤㅤ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ㅤㅤ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
    ㅤㅤ要求:
    (1)根据所给材料自定立意,题目自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组卷: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