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023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9/16 15:0:8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39引用:2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

  • 4.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13吨,物资运输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B】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此次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C】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运输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只保留结构受力部分,除去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每个连接框的质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结实程度。
          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质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比如,“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它拥有目前最高的有效载荷比例。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已完成对接工作,开展了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实(试)验。
    C.文段C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段C画线句赞扬了科研人员严格、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2)请你为文段C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3)阅读文段B,说说天舟一号要完成哪些任务。

    组卷:18引用:2难度:0.9
  • 5.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
    白剑峰
          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纷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⑥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1)根据第①节内容,指出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的具体含义。
    (2)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句话的理解。
    (3)指出第③④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诺贝尔精神”。

    组卷:69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