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藏日喀则市学业水平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各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9 -
3.以下词语不完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9 -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褒义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7 -
6.下列各项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Ⅱ
-
18.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问题。
屠呦呦获奖致辞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①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②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③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④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⑤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⑥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⑦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⑧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⑨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⑩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⑪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⑫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青蒿呦呦。情感呦呦。生命呦呦。
⑬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⑭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⑮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⑯因此,我不想让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⑰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⑱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⑲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⑳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㉑谢谢大家!
(1)对①②③自然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要表示感谢。
B.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中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C.屠呦呦对中国医学的后继有人很有信心。
D.屠呦呦认为此次诺贝尔奖不是授予她的,而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2)“呦呦”两个字在文章中出现了多次,在这些出现的地方,没有体现出的情感是
A.赞美
B.热爱
C.祝福
D.痛苦
(3)对⑪自然段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青蒿是“我”获得诺贝尔奖的最重要因素,“我”要感谢它。
B.青蒿是一种极常见,极普通的植物。
C.青蒿的一生,生得平凡,死得伟大。
D.青蒿廉价却有极好的药用价值。
(4)文中⑯自然段中“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和下面哪句话所表现的心境相似
A.如果人生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B.窗外有声耳不闻,名利招手心不动。
C.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⑰自然段作者的小小心愿,表现了她怎样的精神
A.坚持理想,努力奋斗
B.无私奉献,极致热爱
C.脚踏实地,热爱生命
D.志存高远,淡泊宁静
(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父亲给我起名“呦呦”,包含着他对我的祝福和期望。
B.如果诺贝尔奖从古就有,那么东晋的葛洪的医学成就足以获得此项殊荣。
C.因为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作者充满悔恨,因而唯一不感谢自己。
D.作者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医者的高尚品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7)⑫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青蒿的什么精神?
(8)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屠呦呦等八人被授予国家勋章,这些人是现代中国的脊梁,是我们最该追的偶像,请再写出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人物名称。
(9)文中有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同一种修辞方法,请用这种修辞方法把作者感谢的四个人及感谢的理由任选三个总结出来。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60分)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久的一次欢迎会上,有位贵族突然口出狂言:“发现新大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不过是件谁都可以办到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如此张扬。哥伦布不过就是坐着轮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然后在海洋中遇到一块大陆而已,我相信我们中的任何人只要坐着轮船一直向西行,同样会有这个微不足道的发现”。哥伦布听完贵族的这番“高论”之后,微笑着说:“各位,请试一试,看谁能够使鸡蛋的小头朝下,并竖立在桌面上。”此时,那位贵族又开口道:“要想把鸡蛋竖立在平滑的桌面上,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哥伦布拿起手里的鸡蛋,用小头往桌上轻轻一敲,鸡蛋便稳稳地竖立在了桌子上。哥伦布环顾着在座的每个人说:“是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非常容易,不过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我已经动手做了,而你们却至今没有,你们的行动都只停留在嘴上。”
要求:①根据以上材料写作,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得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组卷:0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