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 1.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51引用:6难度:0.8
  • 2.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13难度:0.7
  • 3.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组卷:86引用:15难度:0.8
  •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5.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  象解  释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将蔗糖放入水中,不搅拌也会消失分子在不断运动
    D自行车轮胎在 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分子体积变大

    组卷:25引用:4难度:0.7
  • 6.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概念M和N之间的包含关系,表格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M 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稀有气体 混合物
    N 物理性质 化合反应 氖气 纯净物

    组卷:78引用:5难度:0.6

二、生活现象解释(本题包括4小题,共42分)

  • 18.在离地面25km高空处有一厚厚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就会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O3比O2性质活泼,能与很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2,一种方法是在加热条件下,O3和SO2化合成SO3,SO3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成O3。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依照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O3的物理性质
     

    (2)O3与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O2转变为O3的符号表达式为
     

    (4)你认为保护臭氧有效方法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三、实验题(本题共一个小题,共22分,每空两分)

  • 19.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
     
    (填“A”或“B”)。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往a仪器中加水,一段时间后,水
     
    流下(填“能”或“不能”),则气密性良好。
    (3)用装置B制氧气的反应的表达式
     
    (符号或文字都可以)。
    (4)用装置F和另一种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氧气(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
     
    。收集氧气时,F中气体应从导管
     
    (填“b”或“c”)端通入。
    (5)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O2),气体应从导管
     
    (填“d”或“e”)端通入,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d”或“e”)端,则氧气收集满。
    (6)制取气体:由反应物状态、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气体的发生装置,由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相比较的大小(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之则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气体是否难溶解于水(气体难溶解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等性质,选用收集装置。
    ①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②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的物理性质
     
    ,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