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7/13 8:0: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6分,共50分)

  • 1.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教授把中国分成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并将这四个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1~3小题。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2.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教授把中国分成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并将这四个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1~5小题。

    各区域对应的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0难度:0.50
  • 3.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教授把中国分成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并将这四个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1~3小题。
    四个区域中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0难度:0.50
  • 4.关于秦岭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1难度:0.5
  • 5.下列选项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组卷:50引用:2难度:0.5
  • 6.下列几组地形区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组卷:27引用:1难度:0.5
  • 7.下列有关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8.2022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达到2666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东北光照足、雨水调和,为丰收提供了条件。据此,完成8~9小题。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三、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39分)

  • 32.读青藏地区和东北三省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青藏地区居民主食是
     

    (2)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
     

    (3)在农业发展上,青藏地区发展了
     
    农业,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耕地以旱地为主,发展了
     
    农业。
    (4)图中甲、乙两地区,甲地区主要是高原湿地,而乙地区主要是沼泽湿地,两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组卷:8引用:2难度:0.5

四、材料分析题(共6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开工建设,起点是轮南气田,终点是上海;2004年10月1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建成投产。西气东输二线于2008年2月开工,气源来自中亚天然气。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与境外的中亚管道连接,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始建于2012年,建设总投资1250亿元,分西段、中段和东段三部分实施。2021年9月23日,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一吉安)工程在宁夏中卫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6月全线完工。
    材料二:2022年9月28日,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正式开工,工程起于新疆乌恰县,止于宁夏中卫市,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10年前翻了一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
    材料三: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

    (1)从材料可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起点都是在
     
    自治区,一线工程的起点是
     
    盆地的轮南油气田。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点霍尔果斯口岸与
     
    (国家)接壤,终点是广州市,它所在省的简称是
     

    (3)西气东输二线香港管道,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持续发展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香港被称为“
     
    ”。
    (4)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重点工程,请你分析该工程对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有利影响。(一点即可)

    组卷:4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