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偃师市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0/15 5:0:2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2.社会之于人,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植物。这意味着我们应该( )
①积极融入社会,汲取精神滋养
②提高自护意识,谨慎接触社会
③合理利用条件,发展成就自己
④放弃学校生活,投身社会实践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2023年6月,济南某校的同学们来到胶济铁路博物馆开展“探寻胶济铁路,感受百年巨变”项目式研学。胶济铁路博物馆是一座反映胶济铁路诞生发展的专题性展馆,这所百年历史建筑承载了整个胶济铁路一百年的发展史,也见证了胶济铁路从一条殖民铁路如何变成了富民强国铁路的历史过程。开展这一主题研学活动,有利于同学们( )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4.“现在村里新修了5G信号塔,用手机操控无人机打农药,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不少成本。”正用智能手机操控无人机给小麦打农药的种粮大户说。要想富、先修路。信息时代,不仅要修公路、铁路,也要建5G、宽带等“信息高速路”。如今,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深度融合,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这说明( )
①网络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②网络可能泄露个人隐私和信息
③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④网络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组卷:7引用:2难度:0.4 -
5.在如今“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谣言现象已成为自媒体平台上的顽疾。针对网络谣言问题,某班同学召开主题班会探讨后,提出了相应对策。下列对策正确的是( )
序号 对策 ① 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 ② 敢于挑战权威,批判所有观点 ③ 进行多方验证,抵制不良信息 ④ 辨别网络信息,学会独立思考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6.近年来,山东宁津县充分发挥“网络名人”引流效应,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借助网络名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示家乡美好形象,传播宁津好声音,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为家乡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青少年,在网络世界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必须(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7.“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句从小就印在我们脑海里的儿歌,告诉我们(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
20.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近年来,直播、短视频等网络平台蓬勃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但也造成泥沙俱下。中央网信办协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共展开15项专项治理,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多万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各类网络乱象,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互联网企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管理体系》于2023年6月1日正式施行。文件要求,相关企业作为网络安全践行者,持续关注我国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对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通过自身技术优势,联合多方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何积极影响。
(2)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如何多管齐下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态。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1.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为推进诚信校园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同学们自觉践行诚信,某校八年级(1)班将举行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为了准备班会素材,同学们开展了校园调查。调查结束后,同学们发现了学校中存在一些不诚信的行为,请你列举两例。
(3)如果你发现有人不讲诚信,请你向他们指出不讲诚信的危害。
(4)班会最后,主持人以“你我携手共建诚信校园”为主题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组卷:5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