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诗文阅读(45分)

  •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用行路来反面设喻,强调了学习贵在积累的句子是:“
     
     
    。”
    (2)《琵琶行》中诗人用轻轻两笔,就描绘出琵琶女出场时羞怯情态的句子是:“
     
     
    。”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用“
     
     
    ”两句展现了周瑜临战潇洒从容、轻松胜敌的风采。
    (4)《诗经•静女》善于通过勾画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两句就生动地表现了姑娘活泼俏皮的性格和男子紧张不安的神态。

    组卷:2引用:1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见云中白若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姚鼐《登泰山记》)(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明天南 烛:照
    B申,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C.见云中白若摴数十立者 稍:稍后
    D.须臾成五彩 须臾:片刻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子颖坐日观亭。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多松,生石罅。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作者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颖一起登临泰山的经过。
    B.文章第一段从泰山的地理环境落笔,用粗笔点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等几处景物,勾画了泰山的轮廓。
    C.文章第二段“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是写泰山山顶雪景的名句,其中“苍山负雪”的“负”字化静为动,形象传神。
    D.文章第三段,作者以日观亭为观景点,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欣赏泰山气势磅礴的日出美景的神奇体验。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自雠校至结绶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为魏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微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子孙典贴,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皆人之难言者。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追诏授江州司马居易尝写其文集,送江州东西二林寺等寺,如佛书杂传例,流行之。遗命葬于香山如满师塔之侧。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B.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C.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D.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绢是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也指用生丝织成的一种丝织品,常与“帛”连用,来代称丝织物。
    B.畿指国都附近的地方,甸指郊外的地方,“畿甸”泛指京城一带,文中指唐朝国都长安地区。
    C.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古时帝王的卫士在陛下戒备,陛下是帝王的谦称,类似的还有朕、圣上等。
    D.宰相是对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尚书仆射、同平章事等都曾是唐代宰相的具体名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富有才华,精于诗文。他在少年时就凭借文章受到顾况称赞后来创作了许多含有讽喻之意、针砭时弊的诗歌,也流传到了宫中。
    B.白居易正直敢言,极力奏谏。他曾劝阻皇上任命吐突承璀为招讨使,又在其他大臣不敢上书时奏请停止对河北用兵,因言辞太过尖锐被皇帝面斥。
    C.白居易事亲孝顺,不慕官职。改授官职时,皇上让他自己挑选,他仿效姜公辅,为了奉养母亲做了京兆府户曹参军,母亲去世后,退职居住在下邦。
    D.白居易遭人诽谤,贬谪江州。他上书为宰相武元衡申冤,受人指摘,又因当权者憎恨他上书言事,被贬为江表刺史,还未上任,又改授江州司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②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组卷:3引用:2难度:0.6

(二)语言运用

  • 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画家书法的特点在于其        的笔法。用笔本为画家所长,中锋取其质,侧锋取其妍,逆锋取其苍劲,轻重徐疾信手拈来,甚至将画中的擦之法拿来一用,使得画家书法的线条变得        、妙趣横生。尽管画家书法在创作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在意趣的营造上引起了关注,但画家书法也具有不少先天性的        。例如:用笔、用墨及结字谋篇的布局上,画家书法时常产生各种“败笔”,甚至溢出书法的法度之外。但是,正所谓        ,认真审视画家书法,包括其书法作品和画款题字,感受与画之间相互顾盼的个性意象,揣摩富于变化的线条,领会奇的章法构成与结字,势必能为书法家带来有益的启示。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妍 
     

    ②皴 
     

    ③崛
     

    (2)依次填入上画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别具一格 千娇百媚 遗憾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B.不拘一格 千姿百态 缺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别具一格 千姿百态 遗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不拘一格 千娇百媚 缺憾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3)文中划线的句子存在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笔、用墨及结字谋篇的布局上,画家书法时常溢出书法的法度之外,甚至产生各种“败笔”。
    B.在用笔、用墨及结字谋篇的布局上,画家书法时常产生各种“败笔”,甚至溢出书法的法度之外。
    C.在用笔、用墨及结字谋篇的布局上,画家书法时常溢出书法的法度之外,甚至产生各种“败笔”。
    D.用笔、用墨及结字谋篇的布局上,画家书法时常产生各种“败笔”,甚至溢出书法的法度之外。

    组卷:1引用:1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复兴中学高一年级邀请几位来自当地的不同年代的人物,进行一场关于青春的对话,会后这些人物各自为青春正盛的00后高一学生写下一句关于青春的箴言。
          50后:与祖国同行。
          60后:把快乐和关爱互相传递。
          70后:梦想不惧失败。
          80后:实干创造未来。
          90后:自由自在做喜欢的事。
          这组箴言中,哪一句最打动你?请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不负青春”的主题班会上,表达你对青春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