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2020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zhǎn lǎn tōng xiāo qīn qī luò tuo shāng fàn rán shāo zhǎ yǎn yuán dàn jiào chē mǐ cù 组卷:6引用:2难度:0.0 -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组卷:170引用:2难度:0.0 -
3.下面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组卷:168引用:3难度:0.0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àn jiā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jué jiào),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 姿势)和娴熟(技巧 技能)。
(1)用“√”在文段中选择恰当的读音和词语。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这段是按
(4)正月初一那天,男人们
(5)“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句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组卷:9引用:3难度:0.0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 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
回答: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②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③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6)写出一个爱国名言。组卷:14引用:2难度: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