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六十六中高一(上)期末信息技术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 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发现“割圆术”是求圆周率的一种算法。即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其面积可无限逼近圆面积,它的边长之和逐渐逼近圆周。根据“圆周率即圆周长与该圆直径的比率”,即“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当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大时,圆周率的近似值也更加精确。
    刘徽用这种方式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算到正192边形时,得到π的近似值为3.14,又算到正3072边形时,得到π的近似值为3.1416。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得到π的近似值为3.1415926<π<3.1415927。
    (1)“192边形”“3.14”“3072边形”“3.1415926”“3.1415927”是
     

    A.数据
    B.信息
    C.知识
    D.智慧
    (2)“192”在计算机中以“100000”的形式存储、加工,这体现了数据的
     

    A.多样性与感知性特征
    B.语义性特征
    C.分散性特征
    D.二进制特征
    (3)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这体现出信息具有
     

    A.传递性
    B.依附性
    C.二义性
    D.真伪性
    (4)“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是关于圆周率的
     

    A.数据
    B.信息
    C.知识
    D.智慧
    (5)“割圆术”的发现,体现了知识发现的路径是①做实验②获取观察数据③推理建立数学模型④实验验证模型⑤形成知识⑥分析处理数据。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②④③⑤⑥
    (6)刘徽和祖冲之分别运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这是运用知识原理与法则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实现了
     

    A.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化
    B.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
    C.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D.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
    (7)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数据是原始事物现象的符号记录
    B.信息等同于知识
    C.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D.知识是对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
    (8)通过百度、知乎等获得圆周率的相关信息。下列信息来源中可信度最低的是
     

    A.新闻联播
    B.光明日报
    C.百度文库
    D.朋友圈
    (9)“割圆术”是求圆周率的一种算法。以下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算法就是约定在算术运算中各运算符的优先顺序
    B.算法必须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描述
    C.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或方法的描述
    D.算法的步骤不需要确切的定义,合适就行

    组卷:5引用:1难度:0.3
  • 2.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割圆术”计算验证圆周率。如图所示,设圆的半径为1,正n边形的边长AB=xn,弦心距为hn,面积为Sn,正2n边形的边长AC=x2n,由勾股定理即可推导出hn=
    1
    -
    x
    n
    2
    2
    ,x2n=
    x
    n
    2
    2
    +
    1
    -
    h
    n
    2
    (n≥6),其中x6=1。观察发现,正2n边形的面积等于正n边形的面积加上n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即S2n=Sn+n×xn
    1
    -
    h
    n
    2
    (n≥6)。利用这个推导公式,编写如下Python程序,求解π的近似值。


    (1)按照数字化工具的功能分类,Python语言编程软件属于
     

    A.信息传输工具
    B.信息加工工具
    C.信息检索工具
    D.信息存储工具
    (2)Python文件的后缀名为
     

    A..c
    B..jar
    C..xls
    D..py
    (3)s=6*sqrt(3)/4是一条
     

    A.输入语句
    B.赋值语句
    C.输出语句
    D.注释语句
    (4)“(x/2)**2+(1-h)**2”表达的代数式是
     

    A.2(
    x
    2
    )+1-2h
    B.
    x
    2
    ×2+(1-h)×2
    C.2(
    x
    2
    )+2(1-h)
    D.
    x
    2
    2
    +
    1
    -
    h
    2

    (5)“i<=n/2”中包含①算术表达式②逻辑表达式③关系表达式④赋值表达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程序中“#当i>n/2时,结束循环,执行print
     
    ”的功能为
     

    A.数据输入
    B.数据输出
    C.注释或解释
    D.赋值
    (7)“print(“当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时,π的近似值为:”,s)”的作用是
     

    A.数据输入
    B.数据输出
    C.运算
    D.赋值
    (8)在h=sqrt(1-(x/2)**2)语句中,**是
     
    运算符。
    A.乘
    B.除
    C.求余
    D.幂
    (9)在Python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输入通过input函数来实现,input函数的返回值是
     

    A.数值
    B.字符串
    C.字典
    D.列表
    (10)利用计算机模拟“割圆术”,计算验证圆周率,体现了数字化学习的
     
    特点。
    A.多样性
    B.局限性
    C.创造性
    D.单一性
    (11)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①设计算法②编写程序③调试运行程序④分析问题,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组卷:14引用:1难度:0.3

二、判断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 3.对声音进行数据编码,必须经历数据的采样、量化和编码过程。
     
    (判断对错)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综合题(60分)

  • 9.项目学习:探究高速公路区间测速原理
    【项目情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大对超速违法行为的管控力度,保证高速公路行驶安全,打击违章超速等行为,高速公路上设置了多种测速方式,区间测速是常见的测速方式之一(如图),某高速路段测速区间距离为4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80公里,车辆通过此路段的时间超过3分钟,则其平均时速就符合限速要求;车辆通过此路段的时间不足3分钟,就说明该车辆已经超速。

    【项目规划】
    为完成项目,需要经历确定主题、明确目标、项目方案设计等过程。项目预期成果为设计Python程序模拟区间测速。
    【项目实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并用算法描述区间测速问题
    分析已知条件,抽象建立数学模型,算法描述区间测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分析明确区间测速需要采集的关键数据,理解并形成问题的初始表征。
    采集的数据:测速路段长度,用s表示,单位为千米;抓拍同一车辆时间间隔,用t表示,单位为分钟;测速路段限速limit,单位为千米/时。
    区间测试问题的初始表征:用
     
    表征车辆通过区间测速路段平均时速
    (选填:v=
    s
    t
    ×60/v=
    s
    t
    ),假如测速路段限速limit为每小时80公里,如果v≤limit,则判定为
     
    ,否则判定为
     
    (选填:符合限速要求/已超速)。
    (2)小组成员采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区间测速的算法。如图a,该同学是用
     
    描述算法;如图b,该同学是用
     
    描述算法,如图c,该同学是用
     
    描述算法。(选填: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

    (3)关于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算法描述方法的比较,正确的是
     
    (多选)。
    A.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更容易掌握,但对分支和循环结构的描述能力较弱
    B.流程图描述算法清晰、简洁
    C.伪代码描述算法书写方便,格式紧凑,易于理解,便于向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过渡
    D.伪代码是最适合描述算法抽象结构的一种方式
    (4)当将图c中表达式“时速小于等于limit”改为“时速大于limit”,算法中的流向将发生改变。请模仿图c,补全图d中部分算法描述。

    组卷:4引用:1难度:0.4
  • 10.项目学习:探究高速公路区间测速原理
    【项目情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大对超速违法行为的管控力度,保证高速公路行驶安全,打击违章超速等行为,高速公路上设置了多种测速方式,区间测速是常见的测速方式之一(如图),某高速路段测速区间距离为4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80公里,车辆通过此路段的时间超过3分钟,则其平均时速就符合限速要求;车辆通过此路段的时间不足3分钟,就说明该车辆已经超速。

    【项目规划】
    为完成项目,需要经历确定主题、明确目标、项目方案设计等过程。项目预期成果为设计Python程序模拟区间测速。
    【项目实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选用Python语言,编写、调试运行模拟区间测速程序,验证、完善、优化算法
    代码编写完成并在程序调试运行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错误是用户输入造成的,①关键字、函数名、变量名等拼写错误;②中英文输入、缩进格式、表达式书写以及缺少冒号等不符合Python的语法规范;还有一类错误是程序设计本身存在的逻辑错误,这类错误只有在运行时才能判断其算法是否正确和完整。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观察图a,分析同学A程序的错误并改正。
    (2)观察图b,分析同学B程序的错误并改正。
    (3)通过小组间的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得出,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算法是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需要将算法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写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运行的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组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语法规则,统称编程语言。正确地使用编程语言,能让计算机准确地执行命令、解决问题。关于问题求解,
     
    。(多选)
    A.求解问题的算法往往不止一个
    B.求解问题的算法描述中,可同时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
    C.同一个算法可以编写不同的程序
    D.程序是算法的具体实现
    E.算法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核心
    F.面对数据量很大时,人工处理效率较低,可以借助计算机解决问题更高效、更便捷

    组卷:1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