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2020年单元测试卷(1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诗人北岛《回答》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反映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这两句诗的语序,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②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组卷:36引用:9难度:0.6

  • 2.下列各句中,推断有误的一句是(  )

    组卷:104引用:11难度:0.9
  • 3.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虽然难以证明,但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就是“逻辑规律”。下面四个选项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  )

    组卷:95引用:12难度:0.7

  • 4.下面这段文字存在五处逻辑错误,请写出存在逻辑错误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
          ①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2016年由三联书店出版。②这本书很有特色。③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④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一本书。⑤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⑥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⑦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⑧你只有一口气读完它,才能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和思想的滋养。⑨你只要读完了它,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组卷:18引用:4难度:0.7
  • 5.请按要求写出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辛弃疾①(1140-1207),字幼安②,号稼轩③,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④。
    ①与②之间是
     
    关系; ③与④之间是
     
    关系。

    组卷:53引用:3难度:0.6
  • 6.逻辑推断题,根据语境填空。
          从前,一个孤岛上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凡是漂流到这个岛上的外乡人都要被当作祭品杀掉,但允许被杀之人在临死前说一句话,然后由这个岛上的长老判定这句话是真还是假。如果说的是真话,则将这个外乡人在真理之神面前杀掉;如果说的是假话,则将他在错误之神面前杀掉。有一天,一位哲学家漂流到这个岛上,他在被杀之前说了一句“
     
    ”,使岛上的人没有办法杀掉他。

    组卷:8引用:1难度:0.7

二、(9分)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想象、联想和抽象是催生精密科学诞生初期阶段的重要思维方式。创新首先应该有想象、联想和抽象能力。摩根说过:“数学发明的动力不是理性,而是想象。”以严密逻辑为基本特征的数学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毋庸置疑了。
          恰如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想象力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的努力,因为它使我们看到有可能产生的后果……但梦想和猜测若无推理使它们作有益的用途,也只是胡思乱想而已。”同时,他也指出:“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虽是灵感的源泉,但如不受到训练,也可能酿成危险;丰富的想象力须用批评与判断来加以均衡。”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近代美国一位哲学家也曾经警告说:“尽管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所有的想象都有益处……存在许多‘非创造性的想象’。”所以并非所有的想象力都是有用的,即使产生了有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仍然是不够的,后面还需要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由于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缺乏古希腊的数理哲学思想和理性精神,所以尽管我们产生了大量有关农业、畜牧业和制造业等的发明创造,但发明创造并未导致科学在中国诞生。要克服胡思乱想,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判断力,具有足够的逻辑推理能力,来证明自己的想象和猜想的合理性;要使想象过渡成科学,必须运用的后续手段是理性、严密的逻辑推理。
          有人曾经把科学家分成两类。一类是猜测型的,主要采用想象、联想和抽象的思维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猜测以后,然后才去设法证明它是否正确。猜测型科学家缺乏逻辑推理和证明能力,一般来说失败率极高,成功也多是依靠运气。另一类是推理型的,这类科学家不猜测,而是先收集足够多的资料,再通过推理拿到一个很好的结果。这类科学家往往缺乏“想象”和“联想”。通常第二类科学家有很高的成功率,但一般只是在学科现有的范式下进行创造,很难取得重大突破。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两者相结合,既有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猜测,又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使丰富的想象力不仅仅停留在艺术创造的阶段,更推动想象转变成严密的科学理论。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数学的基本特征是严密的逻辑,其发明的动力则是想象。
    B.推理型科学家比猜测型科学家的成功率更高,但很难有重大突破。
    C.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创造性想象过多,导致科学诞生受阻。
    D.理性、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可以有力地推动想象转化为科学理论。
    (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中“丰富的想象力须用批评与判断来加以均衡”的理由的阐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想象如果缺乏判断力,就容易变成胡思乱想。
    B.很多想象缺少创造性,自然也没有多少益处。
    C.若想象停留在初期阶段,就不能转变成严密的科学理论。
    D.猜测型科学家的失败率极高,成功也多依靠运气。
    (3)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组卷:6引用:2难度:0.6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议论是人的理性思维,其基础是对具体的感性事物的抽象概括。这种能力,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有了一定的抽象能力后,还要从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方面进化为语言文字,还得从口头即兴交流升华为文体,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漫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跨越。
          在孔子时代,人们交流主要是对话,连标题都没有。孔子的言论之精彩,在于大部分都是深刻的格言式警句。当然,光是形成独特而全面的观点,也还只是属于逻辑中最初步的概念、判断层次,要言之有理,必须进入更高层次:推理和论证。
          到了孟子那里,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辩证格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用类比推理来说明观点,不但增强了论点的可信度,而且把抽象的逻辑感性化。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弈秋诲人”这样的寓言在逻辑上属于类比推理,多少具有论证的功能,这比孔子进了一步。用寓言与、做类比推理是当时的风气,也是汉人思维经过多年的积累,突破孔子时代局限于判断的表现,体现了国人推理能力、抽象能力、论证能力的发展。但类比推理和比喻一样,只是在某一点上相通,难以全面。而事物是复杂的、多面的,故类比推理鲜能全面。
          孟子晚孔子一百多年,中国人在交流中最明显的进步,是表达观点时正反结合转化的模式普及了。孟子对于与自己论点不符合的例子不但不回避,而且加以分析,用“他说圆己说”,这就是把正例和反例、论证和驳论结合起来,达到了雄辩的境界。这与20世纪西方科学学者波普尔的“证伪比证明更有理论”的突破性学说不谋而合。
          光有这样的自觉,还只限于思维方式,并不等于文。从思维方式到形成文章,除了语言、逻辑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文体。
          与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样,传播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文体的发展。有了做文章的意识,文体就随之而丰富起来。“说”在最开始有现场即兴、口头交际的性质,“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虽不像“论”那样强调全面和严密,但是具有言说的智慧、机敏,特别是比喻的巧妙。其一:不直接正面说理,而是从侧面以比喻引出论点。其二:不是单层次宣告,而是多层次的逐步深入。而“论”作为一种文体,论证上显然比“说”要复杂的多。“论”是直接推理,从肯定、否定两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全面资源,深思熟虑,把所有的可能加以权衡,严密到没有任何漏洞,让论敌反驳无门。总的来说,“论”的要求就是全面、反思、系统,《过秦论》《六国论》就是这样的典范。
    (选自孙绍振《古代散文的解读观念和方法》,有删改)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念和判断是逻辑思维中的低层次思维,而推理和论证属于更高层次,可以让人做到言之有理。
    B.孟子运用寓言来说明观点,把抽象的逻辑感性化,强调了论证的功能,这是当时的风气使然。
    C.用寓言做类比推理虽然突破了判断思维层次,但它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很难全面地说明观点。
    D.“说”具有侧面引题和多层次逐步深入推理的特点,但全面性和严密性不足,论证还是较为简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总起部分提出观点,即人的议论能力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复杂的、多阶段跨越的过程。
    B.在论述孔子和孟子的议论能力时,作者既阐明了两者的不同,也剖析了两者之间的所具有的内在联系。
    C.文中列举孟子三则寓言的事例是为了阐明:类比和比喻一样,只是在某一点上相通,难以做到全面。
    D.文章论述孟子能用“他说圆几说”论证的特色,是想强调孟子的论证有了新高度,已经达到了雄辩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话是孔子时代人们的主要交流方式,所有孔子的言论非常精彩,出现了大量的格言式警句。
    B.相较于孔子,孟子既有所继承,同时又在类比推理上有所突破,这体现了国人思维能力的进步。
    C.从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方式到形成文章,需要具备多个要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论说性文体。
    D.“论”这种文体着眼于全面,严密没有任何漏洞,让论敌反驳无门,是一种典范的议论性文体。

    组卷:27引用:10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