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第一职业中专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3.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组卷:2引用:4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①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道,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略带淡红。
          ②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棱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1)文段①②选自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1931年,他出版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是
     

    (2)文段①文字介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中结尾两句意在说明什么?
    (3)文段①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文段②文字介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文段②中引用杜牧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作用是
     

    A.说明荔枝习性,不易北移。
    B.说明荔枝不耐贮藏,需要兼程运输。
    C.揭露封建统治者只顾个人享乐,不管人民痛苦和国家安危。
    D.说明荔枝种植技术在唐代就有了。
    (6)与“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两千朵”的说明方法相同的是
     

    A.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
    B.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10多克到20多克。
    C.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作缝合线。
    D.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7)认真阅读文段②中划线句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左右”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组卷:1引用:1难度:0.5

四、习作

  • 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不少于6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