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观念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往往来自史书和思想著作。但是,纵观中国古代文化,我们不能忽视古典文学也在始终记录着民族的心路历程。邓绍基先生说:“古典文学作品表现的爱国思想等种种民族精神,其源头大抵来自古老的、有着深沉积淀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但就实际影响和效果而言,古典文学在民族精神的建构方面起着那些政治家、思想家的著作或言论集所不能代替的伟大作用。”
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战争价值取向的评判最终取决于一种文化追求。这种文化一方面来自历史,一方面来自现实。来自现实的主要是唐代精神,这种精神塑造了诗人视野宽广、胸怀开放、胆气豪壮的恢宏气度和蓬勃朝气。来自历史的主要指汉代精神,尤其是汉代的军伍精神,例如,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李广威震边塞爱护士卒,窦宪抗击强敌勒石纪功,霍去病先国后家无私奉献,马援为国献身一身正气……这些英名和事迹载于史书中,但一经唐代诗人写进诗歌,便和唐代精神结合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其影响力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汉代傅介子计斩楼兰在《汉书》中的记载颇为精彩,而在唐代边塞诗中,“计斩楼兰”的典故成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报国的代名词,光大了汉代傅介子的精神。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张仲素:“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读读这些诗句,就会明白唐边塞诗人是怎样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将汉代军伍精神提升为一种文化的。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在唐代边塞诗中被反复高唱,可以说,霍去病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是通过唐代边塞诗定型、传播并发扬光大的。
唐代边塞诗在吸纳了汉代军武精神之后,形成了融合汉唐文化精粹的新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在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刻,要听从时代的召唤,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和时代同步;个人的穷达哀乐微不足道,国家利益和民族兴亡重于千钧。诸如投笔从戎、先国后家、奔赴战场、保卫边疆、慷慨激昂、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体现出来的汉唐文化精神,则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取材于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材料二:
北宋边塞诗征引典故十分广泛,诸典之中,契合边事的英雄人物,折冲樽俎的制敌方略,皆信手拈来,妙入诗歌。
荆轲只身赴秦的侠义精神受到宋人敬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兼有送别之悲与刺秦之壮,引发了北宋边塞诗的隔代回响,在送人使北、送人戍边诗中寄托慷慨,悲悯英雄。出使西域的班超亦备受推崇,原因有三:一是投笔从戎、效力疆场的人生选择,二是不畏艰险、万里出使的外交推进,三是威震远域、万里封侯的价值实现。落实到边塞诗创作,则题旨有差:一是借英雄自我审视,如司马光“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二是抒发失意郁结,如王令“若使班超终把笔,由来何路取封侯”;三是鼓励他人建功立业,如孔平仲“古今将相皆无种,好取班超万里侯”。与众人稍异,苏轼《获鬼章二十韵》虽以“边帅汉班超”肯定边功,却更主张“奇功勿再要”,叮嘱慎用武力。
伏波将军马援平南有功,亦为宋人所重。最推崇马援南治边略的当属刘敞《伏波》,惜其身死蒙冤,歌其壮心不衰。注目禁卒驻戍艰辛,遥想马援平边之难,诗人遂以“将军马伏波”“频献凯旋歌”追念英雄,祈愿和平。除却刘敞,曾巩“捷如马援不得志”,郭祥正“借令伏波在,缩手定叹息”,上述伏波颂歌,均胸怀边事,追念英雄,有务实之征。
北宋边塞诗用典,并不限于怀想英雄,亦在从容不迫与事半功倍的“折冲樽俎”中寄托理想,并在边塞诗中表达对“折冲千里”价值的认同。这种认识已经超越了“封侯”的外在形式,充分体现了宋人以政治理性、务实精神去治边理政的美好理想,外化于诗学方面则表现为对折冲樽俎的推崇与追求。
(取材于丁沂璐《北宋边塞诗的资书用典》)(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计斩楼兰”的典故在王昌龄、李白等人诗句中所表现的军武精神,感召唐边塞诗人将汉代军武精神提升为一种时代文化。
B.北宋边塞诗十分广泛地征引有关契合边事的英雄人物、折冲樽俎的制敌方略方面的典故,往往以信手拈来的方式妙入诗歌。
C.汉代精神的核心是汉代军武精神,但其所表现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则只有通过唐代边塞诗定型和传播而得到发扬光大。
D.北宋边塞诗以“折冲樽俎”的典故寄托理想,借此表达出的特定价值认识充分体现了宋人治理边政的政治理性和务实精神。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绍基先生的见解,可以被视为两则材料引述古典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事迹、边塞诗人诗句作为各自论据的共同原因。
B.对于班超出使西域,唐代边塞诗人着眼其投笔从戎建功立业,北宋边塞诗人则推崇其人生选择、外交推进、价值实现。
C.唐代边塞诗人所表达的对汉代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追求,跟材料二中北宋边塞诗对折冲樽俎的推崇明显不同,令人深思。
D.两则材料都大量征引有关诗句等,彰显了古代诗歌研究类文章借助文采突出论述效果和增强观点说服力的普遍性特点。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北宋边塞诗作者对自身“智勇功名”追求的消解,表现了当时宋人务实的精神。
B.北宋边塞诗对汉唐边塞诗的征战题材多有所承袭,但其中的尚武主题则多被削弱、移位。
C.北宋边塞作家中,有的曾亲至边疆,但有的缺乏经历,其创作则几乎全凭想象。
D.北宋边塞诗援经据典虽然广泛,却多择取契合边事的常典,对症下药,务求言所欲言。组卷:7引用:4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以数字方式发行的、有法定支付能力的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名称为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指的是数字货币,EP指的是电子支付,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此次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注重替代M0(流通中的现金),在功能、属性上与纸币相同。商业银行对央行提供100%的准备金,央行给予商业银行等额的数字货币,再由商业银行对居民兑换数字货币,保证了现有金融体系的基础架构的完整性。
--摘编自百度材料二:
早在2014年,中国央行就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2016年至2019年间已经取得了97项专利,2020年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在美欧等国还在犹豫是否要加入之际,中国央行率先领跑,无疑也有助于在这场竞赛中取得主动权。
为什么要发行DCEP?
从货币系统进化论看,数字货币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使用DCEP法定货币构建一个理想的虚拟交易环境,免去纸钞和硬币的发行,省去货币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的成本。
纸币和硬币具有易伪造、难统计、匿名不可追溯等缺陷,而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以及货币的追踪,对实名钱包还可进行挂失。此外,通过对数字货币相应数据的验证和交叉比对,能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信息支撑。
目前无论是商业银行支付还是互联网支付,它们都依赖于账户耦合模式,而从根本上将纸币和数字货币对等,可以打破平台之间的壁垒,有利于人民币的线上流通和国际化。
货币系统具有颠覆世界格局的力量,在2019年发布Libra(Facebook发起的加密货币项目)时欧美各备国惊恐的举措就可见一斑。率先占领数字货币的高点,是维护本国货币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的必要策略。
--摘编自腾讯网《新冠疫情之下的数字经济》材料三: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在苏州、深圳等地的一些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进行过测试。很多网友以为这跟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没啥区别,其实这是对数字人民币的误解。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数人民币与央行发行的纸币、硬币本质一样,都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其实只是法币的支付通道。
数字人民币有自己的专属APP--数字人民币APP,而且这个APP据说用起来非常方便,上滑付款,下滑收款,右上角扫码付款。有被抽中的体验者还表示:“输入密码后有个人民币图案两百块飞出的动作,感觉很好玩,整个过程也很流畅,体验很好。”
除此之外,数字人民币还有诸多独特的优势。
一是支付路径短。使用数字人民币时,只存在付款方与收款方两个点,不需要经过任何第三方平台,整个支付过程最快只需数毫秒。二是可以双离线支付,付款方和收款方只要手机有电就可以交易,不用联网。三是可拉匿名。消费者在使用数字人民币时,隐私会得到保护,第三方平台无法获取数据,我们也就不会受他们的营销侵扰。而且,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性。央行建立了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兑换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和兑回服务费。
总的来说,数字人民币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摘编自腾讯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DCEP与比特币等虚拟加密资产一样,没有任何价值基础,缺乏必要的价值特性,无法保证价值稳定,我们应当谨慎地选择。
B.可追溯性使DCEP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数字钱包一旦被盗用,DCEP所提供的挂失功能可为失主挽回全部损失,确保了安全。
C.DCEP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其“双离线支付”的设计能满足收款方和付款方在没有联网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需求。
D.DCEP可实现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使用DCEP进行交易时,通过第三方平台,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货币支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央行2014年开始研究DCEP,近5年已取得近百项专利,2020年开展DCEP试点,在数字货币这场竞赛中取得了主动权。
B.货币系统具有颠覆世界格局的力量,中国率先占领数字货币的高点,是维护我国货币的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的必要策略。
C.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区别在于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只是法币的支付通道。
D.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性,央行不会向发行层收取兑换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会向客户收取兑出和兑回DCEP的服务费。
(3)数字人民币与传统的纸币相比有何异同?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组卷:13引用:9难度:0.5
(三)文学类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水[注]
丁玲 天慢慢的亮了。没有太阳,愁惨的天照着黄色的滔滔的大水,那一夜淹了汤家阙,又淹了一渡口的一片汪洋的大水,那吞灭了一切的怕人的大水,那还是逞着野性,在向周围的斜斜的山坡示着威的大水。而且还照着稀稀残留下的几个可怜的人类,无力的,颜色憔悴的皮肤,用着痴呆的眼光,向四方爬去。
经了那末一个夜晚的一渡口,也还逃出了一些人,赵三爷和着侄儿大福也踉踉跄跄逃了出来,又在一个路口遇着了,还遇着了一群又一群已经逃散了,又集合了的那些邻近茅棚里的人,也有一些女人,也有一些小孩。大家看见了都抱头大哭,都为过分的悲痛和恐慌压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家都更觉得亲切了,都不愿分开,都集在一团,慢慢的向长岭岗走去,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勇气,剩着饥饿的肚皮的一群。
水在他们后面,有的房屋还半睡在水里,大树的梢也从水里伸出来映在太阳底下,摇摆着茂叶,而且还有一些人的声音从那里传出来,一些求援的声音。他们也涉过几处渍有浅水的地方,一群人这末慢慢的走去。
沿路也有一些人家,都走出来担心的絮絮叨叨的问。也有一些不说话,只沉重的将怜悯的眼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走了一会,因为几个女人和孩子都嚷着走不动,于是便停了下来,坐在一块有坟的乱岗上。
天空没有云,蓝粉粉的,无尽止的延展开去。下面是水,黄滚滚的,无穷尽的涌了来。剩下的地方,剩下的人,拖着残留的生命,无力的爬着又爬着。
这坐在乱坟岗上的一群,约莫有三十多个人,一半女人和小孩,一半是男人。坐了一会又向前走,沉默的时候比说话的时候多,女人们啜泣的时候是更多,小的小孩不懂事的时时吵饿:
“妈呀!肚子饿!……”
“我走不动了呀……”
“快到了!没有好远了!到了买馍馍给毛毛吃……”
吵饿的被哄住了,又有一些哭着要妈要爹的,这些情景真能使一个强壮的人听着也伤心,何况这都是些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从死的唇吻上逃去的一些男人。他们心痛,却又得忍着,而且有几个还得用希望鼓着大家的勇气:
“狗狗!妈妈在前边,妈妈替狗狗买粑粑去了。乖的狗狗不要哭……”
“张大哥!你抱抱王和尚吧,他妈抱不起他了……”
“唉,三爷!你放宽心些吧。我看见你家三姆早就带着龙儿走了的,她们一定朝她娘家走去了……”陈大嫂看见赵三爷那末一个强壮的农人会一句话也不说,只悄悄不断的叹气和揩眼泪,不觉忘去了自己也离去家里其他的人而安慰着别人起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年轻的汉子王大保,和一个四十多岁,在三富庄上做了二十年的长工的李塌鼻。他们没有失去一点勇气,也没有失去理智,平时并不能得人信仰,这时却自自然然都依着他们的话起来了。
“哭有什么用,死的死去了,哭得转来吗?不死的总得鼓着气想法,未必也让他死去吧?”
“不要哭,跟着我来,到了长岭岗愁他们不给我们吃。这几个,吃得起的,那里有三条街,有一百多家铺子,三富庄,马鞍山的大户都有人在那里,有县里派来的镇长,有分局长,有兵警,有学堂。哼,老子们的家破人亡了,老子们就得留下这条命,还得算算账呢!……哭什么,不要哭了,男子汉!日子还长呢,哭成得个什么事……”
“别处我不晓得,三富庄我就清楚,打开他们的仓,够我们一渡口的人吃几年呢。看他们就真的不拿出一点来,忍心让我们饿死……”
“我们一定不要哭,快点走,到了长岭岗我们去找他们的局长,或是团上的人,有人问话,塌鼻你答应……”
慢慢的讲着一些以后的计划,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到望见那长岭岗的炊烟的时候,是快吃午饭的时候了。他们又过着从汤家阙逃来的一伙人。于是合在一块向前进。
长岭岗的镇外上,已经挤满了一群群的携儿带女的家族,饥饿把他们都弄瘦了,有的靠在树根上,疲乏的;有的蹲在石块上,望着来的一群新的逃来的人。
“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
“你们是哪里的,来了好久了吗?”
“唉,他们饿得真不像样了……”
他们再往前进,朝镇里走去。
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那些与他们同运命的人越多了。从脸上的颜色可以辨别来到的新旧,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
展在眼面前的情形,使大家心里又预感着失望,可是空的肚子里为一种火燃烧着,他们只得又鼓着力往前走。
“喂,你们往哪里去?”憔悴了的群里有人在问了。
“到镇上去,想找镇长,局长也好,先给我们一些吃的,我们是昨夜晚上遇难的。”
“他该管你吗?我们的人都不准上街,他们比防土匪还怕我们呢!”
“真的吗?那我们怎么得了 呢?……”
小孩吵着,女人们又哭起来了。
街的两头站了许多刚刚从县城里添来的荷枪的兵士。也有一些是镇上团防临时加的团丁。
墙上贴了碗大的字的告示,有认得字的人便解释着给其他的人听……
(有删改)[注]小说发表于1931年,当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受灾总人口计五千多万,有四十多万人死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逃难过程中,沿路有些人家虽然报以同情的目光,但都不愿意施以援手,这也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B.在大家失望无助时,王大保、李塌鼻主动站出来加油鼓劲,他们的话不仅没有鼓励到大家,反而让大家感到未来渺茫。
C.“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这些描述说明镇上先前来的灾民过得并不好。
D.根据前文内容可以推知,小说结尾处省略的内容应该是镇里对灾民的安抚,以及临时安置的办法。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环境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细腻生动,表现了洪灾的可怕威力,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富有暗示性。
B.小说将故事场景定格在路上,既和人物逃难者的身份相吻合,又为他们最终无路可走的结局做了铺垫。
C.小说运用大量对话,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群像,描绘出苦难众生相,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既以时间为顺序,同时又以人们恐惧、自救、抗争的心理变化为顺序。
(3)小说的题目“水”,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丁玲认为:“作家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他要把这个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光彩、时代的东西在他的作品里面充分地表达出来。”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组卷:7引用:7难度:0.5
语言文字运用二(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这些谣言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甚至引起民众恐慌。为此,某班开展“舌尖上的谣言,止于你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材料二:上周,赵硕同学看到她小姨又转发了一篇文章,说什么“拉面里添加了强碱性的蓬灰,用以增加面的弹性,具有致癌性”。她就对小姨说:“蓬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面团的酸度,比食用碱的效果还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她还劝说小姨要辨明真假再转发,但小姨坚持说:“宁可相信‘蓬灰致癌’是真的,不就是少吃几碗面嘛!”赵硕发现,像小姨这样轻信谣言的大有人在。
材料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近日连续发布4批20个食品药品类谣言。班上同学特别搜集了这样5个:
①柿子和酸奶同吃致死
②打针西瓜致人中毒
③笔直黄瓜不正常
④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
⑤猪肉、樱桃、大盘鸡等感染H7N9
(1)研读以上材料,请从食品谣言的传播途径、语言特点、食品门类等方面写出两点探究结果。(不超过40个字)
(2)以下哪一句俗语能体现“小姨”这样的人转发此类信息时的心理
A.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B.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C.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D.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怎样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人们吃得放心?请你提出两点建议(每点建议不超过15个字)。组卷:10引用:1难度:0.2
四、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韩寒《后会无期》)
这句话在“知乎”平台上引起了许多探讨,有共鸣也有争鸣。有人说,还是个人对道理的认知水平不够吧;有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行动起来才真难啊;还有人说,大道至简,多则生乱嘛;也有人说,莫非是我们对“过好”有什么误会……那么这句话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呢?
请以“道理与人生”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不少于800字。组卷:13引用:10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