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发布:2024/5/17 8:0:8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ㅤㅤ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kè ( )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昂首阔步,按既定的方向走路。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当我们述说人事,歌sòng( )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1)文中加点字注音、括号中汉字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格 yò jù 诵 B.恪 yòu jù 诵 C.格 yò jǔ 颂 D.恪 yòu jǔ 颂
A.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B.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C.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D.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3)下面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复句类型一致的一项是
A.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B.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汪曾祺《昆明的雨》)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下面能体现本文中“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含义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晋•陶渊明)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组卷:9引用:2难度:0.5 -
2.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
(3)在《登飞来峰》中,表现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
(4)人们常用《出师表》中“组卷:9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45分)
-
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ㅤㅤ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湖心亭看雪张岱ㅤㅤ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ㅤㅤ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月色入户 户:窗户 B.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 C.上下一白 一:全,都 D.余强饮三大白而 白:酒杯 文章 原文 批注 秋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比喻的修辞,无一字写月,却点染出一个① 冬雪 ② 量词一个小似一个,暗示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无斧凿之痕,是炼字典范。
甲联:遭逢逆境,仍恬淡豁达欣赏美饱经忧患,亦积极乐观豁达活ㅤ
乙联:清高孤傲,赏雪景寄情山水卓然不群,思故国追忆人生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4.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ㅤㅤ《军政》①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②;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ㅤㅤ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③。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④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⑤,此治变者也。
ㅤㅤ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注】①《军政》:与《军志》同为最早的古代兵书,推断为西周末期之作,已佚。②鼓:古代用于指挥作战、传递信号的工具。③归:衰竭。④邀:截击。⑤陈:古同“阵”,军队。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人 既 专 一 则 勇 者 不 得 独 进 怯 者 不 得 独 退 此 用 众 之 法 也
(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对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遗失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
B.对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抑制;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贫穷潦倒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
C.对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
D.对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贫穷潦倒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
(3)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争取先机之力以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问题,核心思想是趋利避害。思考作者由此提出了哪些作战原则?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组卷:7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50分)
-
11.作文。
ㅤㅤ像_______一样努力
ㅤㅤ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5)不少于600字。组卷:0引用:3难度:0.5 -
12.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作一篇文章。
ㅤㅤ2023年,淄博这座城市“意外爆火”出圈,成为网红城市,吸引全国各地人民慕名打卡淄博烧烤。疫情期间,滞留在淄博的大学生受到了淄博人民无微不至的照顾。疫情结束后,他们又纷纷回到淄博,为淄博这座城市推广宣传,再次唤醒了、沸腾了淄博这座古城。近几个月,淄博烧烤热度持续攀升。五一假期,更是成为“进淄赶烤”的高峰期。一场始于烟火,归于真诚的邂逅,让无数人赴山赶海“进淄赶烤”,当地政府的高效率和执行力,当地市民的热情和真诚,是“进淄赶烤”持续火下去的根本原因。“进淄赶烤”是一道联结缘分的桥,是一首彼此温暖的歌,是一幅双向奔赴的景……
ㅤㅤ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ㅤㅤ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5)不少于600字。组卷:11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