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周亚夫军细柳》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10引用:3难度:0.9
三、对比阅读
-
2.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
淮阴侯①列传(节选)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②,羞与绛、灌③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淮阴侯,指韩信。②鞅鞅:通“怏怏”,不服气、郁闷失意的样子。③指绛侯周勃、灌婴,均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臣多多而益善耳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C.军细柳,以备胡 以光先帝遗德 D.于君何如 皆以美于徐公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先交代背景即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人奉命备战戍边,这样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广阔地展示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B.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C.乙文段中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信出门,笑曰”的“笑”可以看出韩信尊重将领爱惜人才,为与樊哙为伍而欣喜。
D.两文在塑造人物上手法各有所长,甲文在对比中突出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主要运用人物对话来表现韩信的性格特征。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5)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此真将军矣”,韩信在语言上毫不吝啬地称赞自己领兵打仗“多多而益善耳”,他们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将帅之才。请你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司马迁刻画两者之间的区别,结合原文谈谈分别塑造了周亚夫、韩信怎样的人物形象。组卷:32引用:2难度:0.7 -
3.文言文阅读。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乙】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启、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①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②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③,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释】①降下:投降和攻下。②镇:坐镇后方,使……安定。③给馈饷:供给军饷。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天子且至
②曩者霸上、棘门军
③陛下使人攻城掠地
④不绝粮道
(2)翻译句子。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②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3)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多处对比,突出细柳军军纪严明,令人对其统帅顿生敬意。
B.汉初“三杰”中对刘邦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的人是韩信。
C.两文着力刻画的人物是皇帝,【甲】文通过记叙了文帝劳军的故事,【乙】文记叙了高祖与群臣的一段对话。
D.项羽虽仁而爱人,但他嫉妒贤能,加害有功者,独占所得利益,是他失败的原因。
(4)汉文帝与高祖二位君主任选其一,概括其形象特点。组卷:410引用:5难度:0.7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①,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吾两虎斗之,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贱人:地位卑贱的人。②因:通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改容式车
②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③卒相与欢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马之千里者 C.且庸人尚羞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况于将相乎 苟全性命于乱世
①我见相如,必辱之 ②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③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⑥相如闻,不肯与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4)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3处)
既 罢 归 国 以 相 如 功 大 拜 为 上 卿 位 在 廉 颇 之 右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有删改)(1)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项是A.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B.居无何 常居雁门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街 赵之良将也
例句:天子为动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李牧多为奇陈
D.为士卒费
(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项是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C.[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
D.从两文看,周亚夫和李牧在治军方面都治军严谨、坚持原则,李牧在作战谋略和厚待战士上又有着独到之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组卷:126引用:3难度:0.5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乙】 时命杜充①守建康,金人与成②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竞不出。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三年春,召赴行在③。江西宣谕刘大中奏:“飞兵有纪律,人恃以安,今赴行在,恐盗复起。”不果行。秋,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节选自《宋史•岳飞列传》)【注释】①杜充:时任江淮宣抚使,留守建康。②成:李成,两次任南宋官职,后为金将。③行在:古代封建皇帝所在的地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改容式车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③飞泣谏请视师
④人恃以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和“金人与成合寇乌江”中“与”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B.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D.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4)周亚夫和岳飞统领下的军队都纪律严明,这在【甲】【乙】两文中各有何表现?组卷:523引用:5难度:0.4 -
7.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乙】 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②。
先是③,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④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⑤出御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⑥,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城⑦十二砦,羌汉之民,相踵归业⑧。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①砦,同“寨”。②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③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钤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⑤更:轮换。⑥诏诸路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⑦城:修筑城墙。⑧相踵归业:先后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上自劳军
②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③各将三千人
④不如俟春深入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②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将下面图表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4)【甲】【乙】两文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将军,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组卷:496引用:8难度:0.5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 (乙)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教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墙壁) B.肉食者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小大之狱(指诉讼事件) C.又何间焉(参与) 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 D.使人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享有) A.已而之细柳军 醉翁之意不在酒 B.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登轼而望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其乡人曰 必先苦其心志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记》。
B.“牺牲玉帛”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祭品,“持节”“揖“拜”是与古代礼仪相关的词语。
C.《曹刿论战》对战争场面详加叙述,战前、战后则一笔带过这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周亚夫军细柳》写文帝在细柳营两次受阻,从侧面衬托了周亚夫恪尽职守、治军严明的形象。
(5)《周亚夫军细柳》一文,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那么,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曹刿的,“真将军”体现在哪些方面?组卷:349引用:5难度:0.5 -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刀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戴胄犯颜①中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③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国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资:资格。④荫: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
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2)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B.天子为动:被
C.擢为大理少卿:提拔
D.天下无冤狱:监狱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4)[甲][乙]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内容上简要概括。组卷:123引用:2难度:0.6 -
10.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 劳:慰问 B.改容式车 式:同“轼”,扶轼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军队驻扎 D.失期,法皆斩 法:按照法律
A.天子且至/且秦灭韩亡
B.天子为动/故不为苟得也
C.未知其死也/安陵君其许寡人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石性坚重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A.如今我们这些人诚心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了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B.如今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C.如今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了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D.如今凭借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问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声的。
(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都是人物传记。甲文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乙文记叙了陈涉、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以及他们提出的起义策略。
B.两文都善于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甲文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体现了周亚夫军纪严明、令出如山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陈胜过人的胆识和气魄,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C.两文语言生动简练。甲文用“介胄之士”“持兵揖”等词语,符合人物身份;乙文连用四个“死”字,并不让人感到啰嗦,反而能鲜明地体现人物特点。
D.两文写人叙事各有特色。甲文的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衬托凸显人物特点;乙文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组卷:97引用:4难度:0.6 -
11.文言文阅读。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乙】 (欧阳修)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①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②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③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①枉直乖错:意思是冤假错案。②宽简:宽松简易。③便:安逸、安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上自劳军╲无以自遣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谓文章止于润身
C.请以军礼见╲以纵为宽
D.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仰天叹曰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
军 中 闻 将 军 令,不 闻 天 子 之 诏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惜字如金,“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中,一个“直”字描绘出阵势不小的劳军队伍在军营里长驱直入、来去自如的状态。
B.乙文通过“因取旧案反覆观之”“仰天叹曰”等细致的刻画,表现出欧阳修关心民生,为百姓受冤痛心不已的形象。
C.甲文中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从侧面烘托了周亚夫的治军严明;乙文中的“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同此写法。
D.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汉文帝深明大义、知人善任;欧阳修勤政爱民,勤勉谨慎。
(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②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5)甲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试找出一处,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6)周亚夫和欧阳修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坚守的人,结合选文说说他们坚守的是什么。组卷:204引用:4难度:0.6 -
12.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②,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帝可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③,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注]:①大猷(yóu):命大猷,明代抗倭名将。太阳偏西。②飙发电举:形容声势迅猛。③日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上自劳军
②军士吏被甲
③赏罚信
④帝可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3)甲、乙两文都用了
(4)周亚夫和戚继光都治军严明,但表现在不同方面,请分别说明。组卷:32引用:3难度:0.5
五、课内阅读
-
36.阅读《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上自劳军:
②周亚夫军细柳:
③军士吏被甲:
④改容式车:
(2)请用“/”给下列句子画出两处停顿。
将 军 亚 夫 持 兵 揖 曰 介 胄 之 士 不 拜 请 以 军 礼 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②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4)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周亚夫和汉文帝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的人物形象。
周亚夫:
汉文帝:组卷:18引用:2难度:0.6 -
37.文言文阅读。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大入边 入边:侵入边境 B.上自劳军 劳:慰问 C.居无何,上至 无何:不久 D.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谢:道歉
例句:不闻天子之诏
A.已而之细柳军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D.甚矣,汝之不惠
(3)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全文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周亚夫一直都没有露面,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文中写“刘礼”“徐厉”两位将军的作用是用以衬托,突出周亚夫将军是“真将军”。
C.文中用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进行对比,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
D.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5)文末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都有哪些含义。组卷:17引用:2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