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
1.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乃记之而去
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C.何陋之有
D.已而之细柳军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是鱼,怎么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B.你不是鱼,怎么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C.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D.我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这是典型的“移情”作用,下列诗句不符合其心态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望敬亭山》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4)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场风趣的对话,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轻松闲适。
B.惠子从鱼儿自由的状态中感到了愉悦,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外化。
C.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表现了他“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D.惠子力辩,对事物更多是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欣赏。组卷:65引用:1难度:0.5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子固非鱼也: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庄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5)这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的是谁?为什么?组卷:45引用:3难度:0.6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请循其本。
(2)翻译下列句子: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4)这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的是谁?为什么?组卷:26引用:2难度:0.6
十、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
10.[古文阅读]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乙]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①,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①鹓(yuān)雏:古代传说中的凤凰类的鸟。②鸱:猫头鹰的一种。
(节选自《庄子•秋水》)[丙]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①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②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①垩慢:用白泥涂抹。慢,通“墁”。②斫:砍,劈。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②请循其本
③非梧桐不止
④顾谓从者曰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我知之濠上也╲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B.仰而视之曰╲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尝试为寡人为之╲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3)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B.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C.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D.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冀使/匠石斫之
(4)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篇选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庄子和惠子的论辩中,庄子不正面回答,而是以问对问,表现出了庄子的不自信。
B.乙文叙述了“鹓雏不屑腐鼠”的故事,表现了庄子不屑于荣华富贵,志趣高洁。
C.丙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D.从三篇选文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既是认知不同的对手,又是情谊深厚的挚友。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组卷:402引用:4难度:0.4
十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遽①,堕水中。船人救之,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子居船楫之间而溺无我则死矣何能相梁?”惠子曰:“居广艘长楫之间,则我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不比我。子蒙蒙如未视之狗子耳。”
(选自《太平御览》)注释:①遽:匆忙。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是鱼之乐也
②请循其本
③吾欲往相之
④至于安国家全社稷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居船楫之间而溺/无我则/死矣何能相梁
B.子居船楫/之间而溺无我/则死矣何能相梁
C.子居船楫之间/而溺无我则死矣/何能相梁
D.子居船楫之间而溺/无我则死矣/何能相梁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惠子欲之梁,渡河,遽,堕水中。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惠子的善辩,请简要分析。组卷:305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