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9 21: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在当下确实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处境,一方面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另一方面文学批评也面临作家和读者的质疑,就是文学批评家本身也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产生了怀疑。究竟我们该如何应对现实的问题,该如何走出文学批评的尴尬处境,我们呼唤着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导致文学批评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批评家自身的问题,如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批评家缺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自愿堕落为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吹鼓手;批评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无法准确估价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还有的批评家甚至缺乏跟踪与熟悉文学创作现象的热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态势。
批评家坚持批评要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在批评中坚守文学的精神是一个关键,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进行平等对话,批评家才能和作家一道展开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
批评家要开拓视野,丰富理论资源,建构全新的批评话语空间。有些批评家不但没有真正领会和吸收中国文论的精髓,而且对西方的文论还抱有成见甚至充满敌意。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批评家也应该有这种文化的自觉和自律,但我们应该避免在倒掉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都抛掉了,应该尽量使西方学术资源本土化,新的批评话语空间不能建构,文学批评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谭旭东《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材料二:
如何重建文学批评与读者的联系,使其获得一般读者的认可,从而实现文学批评引领审美潮流的使命,这就要使文学批评克服各种“寄生”的缺陷,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要从尚未消化的艰涩理论中摆脱出来,消除理论依赖症,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而把它揉碎,把它从沉睡中唤醒,有时候也把它创造。下判决的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可以说,他梦想中的文学批评,就包含着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这就说明,对令人“感动”的文学批评的追求具有共通性,无论中西。
文学批评应该着力于人心、人情、人性的深切体察,着力于文学人文魅力的感性体认,用通俗、清新又灵动的语言,传递阅读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对话的方式,建立批评家与作家、读者、作品、世界之间的联系,用贴近生活的文艺观念和逻辑方法进行阐释,推动作家去探索和追求,同时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
(摘编自明飞龙《从“人的文学”到“人的文学批评”》)
材料三:
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身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他必须时刻警觉,同时代文学在技艺上有哪些精进,又有哪些新的开创,这一风格与传统有怎样的关系,对未来写作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必有的意识,也是他必须要在文章和谈话中反复回答的问题。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关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袤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词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一度,艰涩理论让文学批评的读者望而生畏,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认为庞杂的中外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水土不服”,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滥用固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弃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感的读后感。
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对阅读怀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热忱。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他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阅读,并不断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
(摘编自岳雯《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处境尴尬的原因,一是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的不认同,二是文学批评家自身与作家、读者的怀疑。
B.文学批评坚守文学精神,批评家才能与作家平等共进,与作家平等共进,文学批评才能引导创作追求崇高。
C.文学批评与读者联系的建立需要多种手段共同作用,此联系最终的实现是读者接受和认可文学批评的观点。
D.文学批评应作为写作而存在,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要对阅读怀着极大的热忱,并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家个人能力水平的低下与趋利浮躁的作风使文学批评陷入尴尬处境,本质上是使文学批评失去了实与真。
B.文学批评虽常陷于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寄生之中,但文学批评亦可与作品平等甚至超越作品,引领审美潮流,指导作家探索、追求与创作。
C.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人生三境界”之说属于福柯谈及的想象火花的迸发,虽时代不同语言略异,但尽显批评的素养与观念。
D.批评家认为理论的滥用使得中外文艺理论难与中国文学相容,实际不然,适切的理论是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下列各项中,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最好的一项是
A.《文心雕龙》解释文体: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
B.评杜诗语言特点:与盛唐“音律宏畅,辞采高华,不涉事理,不关典要,清空罔象”的基本特点大不相同。
C.苏轼自评其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D.解说《红楼梦》主旨思想:宗旨为悲金悼玉,悲,痛恨意,金,指金人,玉,指明朝,《红楼梦》是隐悲金悼明的史实。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三的论证特点。
(5)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文学批评以什么为中心”所持观点不同,请概括并结合材料阐述。组卷:12引用:4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倒霉的阴雨天气使得矿区冷冷清清,死气沉沉。人们除了吃饭就是睡觉。睡!不睡再干啥?孙少平倒在自己的床铺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几天来,他一直沉浸在一种异常的激动之中,因为再过几天,就到了晓霞和他约定的那个充满浪漫意味的日子。
在临近回黄原的前一天,他准备先到铜城为两个老人买点衣料。这是他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回家,应该给家里所有的人都带礼物。吃过早点,他背了个大挂包,带了那把新买的黑色自动伞,带了足够的钱,走出单身宿舍,踏入了茫茫雨雾中。
当路过矿部大楼前的阅报栏时,不由驻足而立,想浏览一下报纸上的消息。孙少平自高中认识田晓霞以来,在她的影响下,一直保持着每天看报纸的习惯。
他突然被省报头版头条的黑体字标题所吸引——南部那座著名的城市被洪水淹没了!更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电头“记者田晓霞”几个字迅速跳入他的眼帘。啊?她已经在那里了?
孙少平一边看田晓霞的这条惊人的消息,一边在想她能不能赶回黄原的问题,他用这双重思维读完了这条简短的消息……但是,对孙少平来说,真正爆炸性的新闻是紧接着这条消息的另外几行字——又讯:本报记者田晓霞发出这条消息后,在抗洪第一线为抢救群众的生命英勇牺牲……牺牲?我的晓霞……晓霞牺牲的消息洪水巨浪一样将孙少平击倒,使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孙少平一下把右手的四个指头塞进嘴巴,用牙齿狠狠咬着,脸可怕地抽搐成一种怪模样。洪水扑灭了那几行字,巨浪排山倒海般向眼前涌来……他收起自动伞,在大雨中奔向二级平台的铁道。他疯狂地越过选煤楼,沿着铁路向东面奔跑。他一直奔跑到心力衰竭,然后倒在了铁道旁的一个泥水洼里……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当孙少平满身泥浆返回宿舍,那神态已经完全像一个疯子或纯粹的白痴。同宿舍的人看他这副样子,都吓住了,谁也没敢问他个长短。下午,同宿舍的人给他捎回一份电报。他从床上跳起来,手抖得像筛糠一般,打开了这份电报——他希望这是田晓霞打来的!他相信会有奇迹出现!可是,电报竟是她父亲的——铜城大牙湾煤矿采五区孙少平请速来我处田福军。孙少平两眼一阵发黑,把电报纸丢在床铺上。是的,晓霞的死是真实的。
孙少平神神魔魔,赤手空拳走出了宿舍。他很快赶到矿部前的小广场。每隔一小时发往铜城的公共汽车正在往上挤人。他扑进车门,夹在人缝里,胸膛像压了一块大矸石。呼吸困难而急促,一个多钟头后,他在铜城下了汽车,上了当天开往省城的最后一趟火车。
孙少平坐在靠窗户的座位上,也不看车窗外流逝的原野。他伏在茶几上,闭住眼睛。巨浪在心头一排排掀起,又猝然间落下,波浪中浮现出她美丽的脸庞。你不可能死,晓霞!你会活着的——这也许只是一场恶作剧。你会发出那银铃般的笑声。不知会从什么地方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你那么鲜活而蓬勃的生命,怎么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呢?不,你绝不会死!也许你已经在什么地方上岸了!是你让父亲给我打了这封电报。你或许只受了点伤,正躺在某个医院的病床上。你一定在等着我的到来……孙少平内心紧张地作各种设想。所有这些设想的前提都是晓霞还活着。是的,她怎么能死呢?她怎么会死呢?活着,是的,活着!亲爱的人,你只不过受了点伤,受了点惊吓,说不定我们还会明天从省城出发,赶到黄原去——因为后天,下午一点四十五分,我们还要在古塔山后面的杜梨树下相会……
孙少平双手蒙面伏在茶几上。泪水糊满了手掌。他浑身酸疼,疲惫不堪;似乎不是火车载着他,而是他拖着火车在向省城飞奔……
他先并没有去找晓霞的父亲——他从晓霞不久前的信中知道,她父亲已经是这个城市的市委书记了。他先来到了报社——只有这里才能证实他亲爱的人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他的心狂跳着,走进报社大门。“你找谁?”门房老头在窗户上探出头问他。“我找田晓霞。”他声音沙哑着说,眼睛盯着老头的脸色。老头两眼瞪住他看了半天,才说:“这娃娃已经……死了。唉,实在是个好娃娃!连个尸首也没找见……你是她的什么人?”老头在自言自语中突然像梦中惊醒一般问他。孙少平两眼一黑,腿软得如同抽了筋骨……他没有回答老头的话,就转身走出报社大门。
大街上灯火辉煌,人头在伞下攒动;车辆飞溅着水花急驰而过。然而,他面对的却是一片沙漠——人生的沙漠啊……孙少平强忍着悲痛来到市委,打听了田福军的住处。
当他走到二楼那个房间的门口时,牙齿咬着嘴唇,停留片刻。过了一会,他才抬起软绵绵的胳膊,在门上敲了敲。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有删改)文本二:
孙少平与田晓霞都是极具勇气与智慧的人,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他们在精神上是平等且相通的,他们拥有一样的胸怀,拥有一样的生活哲学。晓霞钦佩孙少平,是他选择了一条比常人要艰难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田晓霞作为孙少平的精神导师,存在的意义不单单是启发引导孙少平,还有在八十年代城乡巨变的环境下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展示了一名现代知识女性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时期的激情,这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成对比。
(摘编自《<平凡的世界>之爱情篇——孙少平与田晓霞》)(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快到与晓霞约定见面的日子了,孙少平沉浸在幸福之中,激动得难以入睡。
B.回家前给家里人都买了礼物,说明少平是一个非常孝顺并且十分懂得礼仪的人。
C.“同宿舍的人看他这副样子,都吓住了”,谁也不敢向少平询问晓霞牺牲的事情。
D.少平没先去找晓霞父亲而先到报社去,是因为报社能更早知道晓霞牺牲的消息。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雨天里矿区的人们“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一方面突出了矿区的冷清和沉寂,另一方面也反衬出孙少平的心事。
B.他“背了……带了……带了……踏入……一连串动作不仅写出少平回乡的迫切心情,也表现出他的自信。
C.文中多次写到“雨”,不仅渲染了阴沉肃穆的环境氛围,烘托了孙少平沉痛凝重的心情,也使小说情节更曲折离奇。
D.“他面对的却是一片沙漠——人生的沙漠啊”与“大街上灯火辉煌”形成对照,表现了孙少平悲痛绝望的心情。
(3)画线语句中,交替使用“她”和“你”两个不同的人称,对此应如何理解?
(4)文本一是如何展示田晓霞“现代知识女性的社会责任感”的?请简要分析。组卷:10引用:8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就生物钟而言,① ,有人则是晚睡晚起的“夜猫子”。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夜猫子”如果违背生物钟作息,或更易抑郁、幸福感低。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从英国生物医学库中提取超过45万名英国成年人的数据,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分析这些基因是否与重度抑郁等七种心理问题和幸福感感受存在因果关联。他们还要求② ,内容包括在问卷上写出自己的幸福感以及生物钟类型。研究人员分析了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到的英国生物医学库中超过8.5万人的睡眠数据,结果显示,③ ,人就越可能陷入抑郁、焦虑,同时幸福感较低。研究人员认为,社会通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更有利于早睡早起者,( ),导致情绪受影响。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夜猫子”因需早起上班而违反了自身的生物钟
B.因为上班要违反自身生物钟被迫早起的“夜猫子”
C.造成了“夜猫子”因为上班要违反自身生物钟被迫早起
D.因而违反自身生物钟被迫早起上班的“夜猫子”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组卷:4引用:6难度:0.6
四、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2015版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有大家熟悉的教师、医生、警察、律师等传统职业。近日发布的《关于拟发布新职业信息公示的通告》,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网约配送员、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工等共16个新职业。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高中生的你,对于将来的职业生涯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班会课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表达你的思考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