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2019年单元测试卷(浙江省嘉兴市)(1)
发布:2024/11/10 14:0:1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
1.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施用化肥的利与弊进行了小组辩论,甲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观点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4难度:0.9 -
2.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组卷:238引用:30难度:0.9 -
3.纯碱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工之母”,其产量和消费量通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纯碱反应的是( )
组卷:18引用:4难度:0.7 -
4.小强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组卷:473引用:13难度:0.9 -
5.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组卷:118引用:4难度:0.7 -
6.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组卷:758引用:26难度:0.6 -
7.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157引用:5难度:0.6 -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55引用:3难度:0.5 -
9.已知SO2与 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 CaCl2,溶液未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组卷:81引用:3难度:0.7 -
10.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 )
组卷:445引用:15难度:0.7
四、解答题(共6题;共37分)
-
29.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为验证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Ⅰ: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注入边振蕩,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不浑浊.
步骤Ⅱ:…
(1)补充步骤Ⅱ的实验操作和预期现象.
(2)说明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后,将小药瓶、注时器1、注射器2中的所有物质依次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存在的几种情况(酚酞省略不写).组卷:538引用:40难度:0.1 -
30.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先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向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X的pH
(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组卷:1334引用:1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