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ㅤㅤ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ㅤㅤ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ㅤㅤ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ㅤ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ㅤ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ㅤㅤ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ㅤㅤ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ㅤㅤ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ㅤ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仿佛若有光 |
仿佛:隐隐约约 |
B.斗折蛇行 |
蛇:像蛇一样 |
C.便扶向路 |
扶:沿着、顺着 |
D.蒙络摇缀 |
缀:缠绕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何用法相同的是
A.忘路之远近 |
心乐之 |
B.武陵人捕鱼为业 |
全石以为底 |
C.潭西南而望 |
中峨冠而多髯者 |
D.乃不知有汉 |
乃记之而去 |
(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A.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连环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清幽静。
B.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C.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骨头都能感到寒冷,凄清幽静。
D.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连环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骨头都能感到寒冷,凄凉幽深。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篇选文都描写了美景。甲文描写了桃林的绚丽明艳;乙文描绘了小石潭的静谧清幽。
B.两篇选文中都有作者的“心境”。甲文是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乙文有被贬后的落寞失意。
C.两篇选文都用词精妙传神。甲文“忽逢”二字写出渔人内心的惊喜;乙文“斗折蛇行”写出溪流的逶迤曲折。
D.两篇选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甲文先叙事,再写景;乙文先写景,后叙事,再以议论点明中心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