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赣州市瑞金一中红都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4/7/6 8: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
1.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4难度:0.7 -
2.“C-14”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其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则该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组卷:5引用:2难度:0.9 -
3.人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的科学本意揭示了( )
组卷:189引用:25难度:0.9 -
4.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则下列组合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甲 乙、丙、丁 A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B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C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D 常见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5.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6.下列对a、b、c、d四套装置中,在注入酸起反应后对气球的变化情况作出正确分析的是( )
组卷:246引用:12难度:0.7 -
7.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8.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04引用:5难度:0.7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
23.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示:I.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见本试卷30题.
II.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1】用酸碱中和法测定
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加
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
如下: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0 4.0 6.0 8.0 9.8 烧杯中溶液的pH 13.0 12.9 12.8 12.6 12.3 7.0
(3)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数据,计算所称取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应从选用稀盐酸的体积为
【实验2】用沉淀法测定
资料摘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MgCl2=Mg(OH)2↓+2NaCl
乙组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4)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
(5)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组卷:65引用:2难度:0.3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
24.为了测定某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①每一次反应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25 25 50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 120 160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 0.4 0.4
②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组卷:106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