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关于食物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9引用:13难度:0.7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6
  • 3.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2A(g)+B(g)═2C(g),在相同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下A的转化率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0 200 300 400 500
    转化率 30% 75% 75% 50% 18%

    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4.25℃时,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5.如图是通过 Li-CO2 电化学技术实现储能系统和 CO2 固定策略的示意团。储能系统使用的电池组成为钌电极/CO2 饱和 LiClO4-(CH32SO(二甲基亚砜)电解液/锂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02引用:2难度:0.5
  • 6.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H2O⇌2H++2CrO2-(黄色)
    ①向2mL 0.1mol•L-1 K2Cr2O7 溶液中滴入3 滴6mol•L-1 NaOH 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5 滴浓H2SO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②向2mL 0.1mol•L-1酸化的K2Cr2O7溶液中滴入适量(NH42Fe(SO42 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发生反应:Cr2 O7 2-+14H++6Fe2+═2Cr3+(绿色)+6Fe3++7H2O。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8.钢筋混凝土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呈较高碱性环境(pH可大于12),钢筋在这种环境下,钢筋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氧化铁 (γ-Fe2O3) 钝化膜,该膜为一种致密、稳定的结构可保护钢筋不被腐蚀。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钢筋的钝化膜被破坏而渐渐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危及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已知氯离子的侵蚀作用是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验室采用传统Mohr法模拟测定某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实验原理:
    Ag++Cl-═AgCl↓(白色)  Ksp(AgCl)=1.8×10-10
    2 Ag++
    C
    r
    O
    2
    -
    4
    ═Ag2CrO4↓(砖红) Ksp(Ag2CrO4)=1.2×10-12
    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混凝土约30g,研磨后置于烘箱中加热2小时,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20.00g,置于锥形瓶中,并准确加入200.0mL蒸馏水,塞紧瓶塞,充分振荡1至2分钟,浸泡24小时。
    ②将上述试样过滤,准确移取滤液20.00mL置于小锥形瓶中,加2滴酚酞,溶液呈微红色,再用稀硫酸中和至无色后,加铬酸钾指示剂10滴,用c mol/L的标准AgNO3溶液滴至砖红色,记录所消耗的AgNO3体积V mL。
    (1)Cl-破坏氧化膜后钢筋腐蚀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2)样品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的原因
     

    (3)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使用的仪器名称
     

    (4)Mohr法须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碱性过强则因
     
    而使测定的Cl- 含量结果偏
     
    (填“高”或“低”)。当锥形瓶内Cl-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
    C
    r
    O
    2
    -
    4
    浓度为
     
    mol/L。
    (5)该混凝土样品中氯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表达式即可)。

    组卷:30引用:3难度:0.4
  • 19.科学家积极探索新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
    I.CO2可用来合成低碳烯烃。
    2CO2(g)+6H2(g)⇌CH2=CH2(g)+4H2O(g)△H=akJ/mol
    请回答:
    (1)已知:H2和CH2=CH2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和1411.0kJ/mol,且H2O(g)⇌H2O(1)△H=-44.0kJ/mol,则 a=
     
    kJ/mol。
    (2)上述由CO2合成CH2=CH2的反应在
     
    下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理由是
     

    (3)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和1mol CO2,测得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大小:KM>KN
    B.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1
    C.图1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D.当压强或n( H2)/n(CO2)不变时均可证明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4)保持温度不变,在体积为VL的恒容容器中以n(H2):n(CO2)=3:1的投料比加入反应物,t0时达到化学平衡。t1时将容器体积瞬间扩大至2V L并保持不变,t2时重新达平衡。请在图2中作出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II.利用“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4Na+3CO2
    放电
    充电
    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5)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当转移0.2mol e-时,两极的质量差为
     
    g。
    (7)选用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
     
    (至少写两点)。

    组卷:52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