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0分]
-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3引用:4难度:0.7 -
3.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是第一吗?”获得奥运冠军的徐梦桃大声呐喊着。四届冬奥会,12年的漫长等待和埋头苦干,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她披上国旗,朝着跳台的方向,跪倒在雪地里,想起那些经历过的不足为据的艰难,她情不自禁,声声呐喊响彻滑雪公园的上空。组卷:46引用:4难度:0.5 -
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本题满分50分]
-
13.文学作品阅读。
父亲的味道
宋一川ㅤㅤ①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我小时候很久才能见父亲一次,对父亲的记忆只是几个零散的片段。最早的场景是某一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在灯光下双手交叉做动作,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便映在了墙上。这让我觉得很神奇,也很震撼,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印记。
ㅤㅤ②如果说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是零散的,那对于父亲的味道的记忆,则是连续不断且极其强烈的。父亲的包里总有一种淡淡的、悠长的味道,那就是令人向往且难以忘怀的苹果香味。
ㅤㅤ③记忆中最幸福、最其乐融融的时刻,就是父亲削苹果分给一家人吃。每次我都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削苹果,急切地想早点吃到,美中不足的是每次总感觉没吃够,甚至刚尝到一点苹果的味道就没可吃的了,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着能一个人吃一个大苹果!
ㅤㅤ④父亲与苹果的渊源,也许是因为个人偏好,也许更多是职业的原因。父亲一辈子“学林造林护林”,与农林事业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与苹果自然有了近水楼台之缘。
ㅤㅤ⑤父亲早年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奔赴甘肃兰州参加工作。早先在林业勘察部门工作,背着沉重的测量仪器跋山涉水,西出河西走廊祁连山麓,东进六盘山区陇东老区,北上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南下“黄河九曲第一弯”水草丰美的甘南牧区,几乎跑遍了陇原大地的主要林牧区。从兰州去甘肃东部和东南部,父亲像那时候的很多人一样常常几经家乡而不回。
ㅤㅤ⑥每次大老远回来,父亲总要给全家老小买不一样的东西,但从来不变的就是苹果。记得父亲带回来的苹果红得特别诱人,现在想来应该是甘肃特产花牛苹果。花牛苹果散发着独特的馥郁香气,放上几天后更是香味浓郁、沁人心脾。那时候交通不便,父亲坐车回家需要一两天时间,苹果前前后后在父亲的包里待了四五天,果香便久久地留驻在了这个临时的“家”里。
ㅤㅤ⑦调回家乡后,父亲在林场工作,研究苹果种植。在林场的山坡上,拾阶而上种植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苹果树,整整齐齐又错落有致,到了暑期便挂满了又大又圆的青苹果。有一年暑假,我去看父亲,写完作业后偷偷爬上树摘青涩的苹果吃,现在想起来牙都发酸,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青苹果也是挡不住的美味诱惑。
ㅤㅤ⑧90年代以后,父亲从林口转向农口,负责多种经营工作,重点推广苹果种植。那些年,父亲或骑车深入田间地头推广苹果种植,或赴外地学习观摩先进经验,或赶场参加会展评比,为家乡苹果事业发展而奔忙。慢慢地,家里也就有了我们家乡自产苹果的独特味道。
ㅤㅤ⑨现在,黄土高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苹果优势产区和世界苹果产业发展风向标。可以说是中国发展奇迹的一个具体写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侧面缩影,凝结着千千万万干部群众的无穷智慧和无尽汗水。
ㅤㅤ⑩父辈的不懈努力和忘我付出,使我们这代人脱离了物资匮乏,实现了温饱,迈向了小康,也使我们实现了“苹果自由”。苹果从难得一吃的稀缺品变成了寻常百姓家的日用品,不再需要几个人分吃一个苹果,更不需要等到节假日甚至年关才能吃上苹果,我们可以随心所愿吃苹果了。
ㅤㅤ⑪父亲不在后,我们整理父亲的东西,打开父亲的书箱,翻阅父亲读过的书籍、父亲在田间地头的照片、各类奖状证书,居然闻到了久违的苹果香味!想必其中既有悠长的花牛馥香,也有淡淡的元帅、国光香,也许还有些许红富士的清香,经过多年的混合发酵,形成了一种历久弥新又极具穿透力的特别果香。
ㅤㅤ⑫这就是父亲特有的味道,伴随了父亲的一生,永远地留在了这个世界,留在了我们的心扉和灵魂深处。
(1)文章回忆父亲,写了哪些与“父亲的味道”相关的事?请简要概括。
(2)第③段写“我”看父亲削苹果的神态以及吃苹果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3)小语同学认为,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过于看啰嗦,不必列出到过的所有地方,小文同学不同意。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小文同学的理由。
(4)文章主要写“父亲”,第⑩段却将称谓改为“父辈”,有什么深意?
(5)第⑫段说“这就是父亲特有的味道”,联系全文分析,“父亲特有的味道”有哪些含义?组卷:35引用:4难度:0.5
三、作文。[本题满分50分]
-
14.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材料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一位“半身小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叫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是卡塔尔世界杯大使,患有先天性尾椎退化综合征,出生时便没有下半身。但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他认为“应该利用一切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执拗于自己没有的”。在父母的帮助下,他学会了用手行走,参加各项运动,目前正在大学主修政治学,目标是成为一名外交官。
ㅤㅤ[材料二]计算机,高铁,芯片,航空母舰,北斗卫星,天宫空间站……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维护国家安全,我国的专家团队“聚焦于自己没有的技术领域”,潜心钻研,努力攻关,使我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ㅤㅤ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ㅤㅤ要求:①立意需在材料包含范围内;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组卷:1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