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1课 〈论语〉十则》2021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2/21 14:0:2

一、文言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子夏曰:“贤贤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子曰:“吾与回言终曰,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
    【注】①干禄:谋求禄位,②尤:过失。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贤 易:交换
    B.能其身 致:奉献
    C.亦足以 发:发挥
    D.则 寡:减少
    (2)以上文字蕴含了许多关于“学”的道理,请分条概括。

    组卷:4引用:2难度:0.6

二、情景默写

  • 2.名著导读。
    (1)孔子在《论语》中自述了自己的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他认为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孔子认为,十五岁应该
     
    ,七十岁应该
     

    (2)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的句子是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3.名篇名句默写。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
    (2)在跟人相处时,孔子警醒我们“
     
     
    ”(《论语•卫灵公》),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3)《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9

三、选择题

  • 4.下列《论语》中的读音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4难度:0.5

四、微写作

  • 5.微写作。
          汉代学者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记载了子路、子贡、颜渊各自与人交往的原则。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人;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颜渊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你最欣赏哪位孔门弟子的态度?请适当引用《论语》文本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组卷:18引用:2难度:0.7

五、填空题

  • 6.请理解《论语》里的语句,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
    示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祸起萧墙
    (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4)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组卷:66引用:3难度:0.6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尧曰》)

    组卷:0引用:1难度:0.7

六、名著阅读

  • 8.阅读下面《论语》五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②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③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④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⑤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阳货》)(1)请解释孔子眼中“讷”的内涵。
    (2)简要概括孔子对“言”“辞”的主张。

    组卷:1引用:2难度:0.6
  • 9.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材料二: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注】①子:指尧。②为:句末语气词。③尸祝:祭祀时的主祭人。
    (1)材料一中可看出孔子的主张可用“
     
    ”两个字概括,“阙如”的意思是
     

    (2)结合两则材料,从名与实的角度,简析儒、道两家的名实观。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问题。
    (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2)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8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孟子曰:“《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孟子•告子上》)(1)在孔子心目中,“贫而乐”的代表人物是颜回。请用《论语》中的原话来说说颜回“贫而乐”的具体表现。
    (2)根据以上材料,简析孔子和孟子财富观的异同。

    组卷:2引用:3难度:0.5

  • 3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夫螣蛇游雾而动,应龙乘云而举,猿得木而捷,鱼得水而鹜。故古之为车也,漆者不画,凿者不斫,工无二伎,士不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奸。人得其宜,物得其安,是以器械不苦,而职事不嫚。上操约省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君臣弥久而不相厌。
    (《淮南子•主术训》)【注】①华骝、绿耳:骏马名。②斫:砍削,是一般木工的事;雕凿,是雕刻匠的事。③奸:侵犯、干涉。④苦:使用过度而受损。⑤嫚:通“慢”,迟缓,被耽误。
    (1)两则材料都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
     

    (2)两则材料阐释的主要治国主张是否完全相同?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3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曾子曰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不亦远乎
    (1)对上面文言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B.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士兵
    B.弘:广大,开阔
    C.毅:坚强,果断
    D.已:结束

    组卷:6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