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组卷:157引用:4难度:0.2 -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 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组卷:56引用:5难度:0.9 -
3.下列各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8 -
4.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后撤导管.( )
组卷:41引用:5难度:0.7 -
5.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 象 解 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将蔗糖放入水中,不搅拌也会消失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 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分子体积变大 组卷:25引用:4难度:0.7 -
6.北京冬奥会冰壶赛场,制冰师在冰道上喷洒水珠,水珠遇冷迅速凝固成冰粒,该过程称为“打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1引用:9难度:0.8 -
7.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341引用:24难度:0.6
四、实验题
-
20.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实验一】:资料信息: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实验过程】
(1)图Ⅰ所示实验的现象是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图Ⅱ中试管B、C中的现象是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5)氨气由分子构成,其化学符号为NH3,下列表示氨分子的模型是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6)图3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已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
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
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7)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实验三】(8)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的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组卷:62引用:2难度:0.3
五、科学探究题
-
21.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铁(Fe2O3)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铁不是催化剂,也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铁参与反应生成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Ⅲ、氧化铁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实验及结论】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铁,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一实验:
(1)填写下表;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带火星木条复燃 称量所等固体质量为
g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反思与拓展一】
(2)甲同学为研究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温度下,用等量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设计了图二实验,大家认为该方案不可行,其原因是
(3)以下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个催化剂
③一种物质可能作为多个反应的催化剂
④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反思与拓展二】
【提供资料】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也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该兴趣小组乙同学又对这两种催化剂催化氯酸钾分解的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氯酸钾质量/g 5 5 5 5 催化剂 二氧化锰 氧化铁 氯化钾 催化剂质量/g 0.5 0.5 0.5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 171 49 58 154
(5)通过分析发现,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发现问题】
(6)乙同学在进行实验1时,发现维持加热条件不变,再继续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于是补做实验4后,你认为原因是组卷:107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