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11/26 5: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利用太阳定方位最精确的方法是日影杆法。先在地面上竖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以杆基为圆心,适当距离为半径,在杆影的一侧画一个半圆,记下杆影顶端恰好落在半圆上的两点,将这两点与圆心连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根据此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来确定方位。家住济宁(35°N,116°E)的小明在2022年1月1日运用该原理进行观测,在北京时间10点测得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A点,当天某时刻测得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B点,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图中箭头的指示方向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利用太阳定方位最精确的方法是日影杆法。先在地面上竖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以杆基为圆心,适当距离为半径,在杆影的一侧画一个半圆,记下杆影顶端恰好落在半圆上的两点,将这两点与圆心连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根据此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来确定方位。家住济宁(35°N,116°E)的小明在2022年1月1日运用该原理进行观测,在北京时间10点测得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A点,当天某时刻测得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B点,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观测当天,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B点时,北京时间为(  )

    组卷:4引用:0难度:0.70
  • 3.利用太阳定方位最精确的方法是日影杆法。先在地面上竖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以杆基为圆心,适当距离为半径,在杆影的一侧画一个半圆,记下杆影顶端恰好落在半圆上的两点,将这两点与圆心连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根据此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来确定方位。家住济宁(35°N,116°E)的小明在2022年1月1日运用该原理进行观测,在北京时间10点测得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A点,当天某时刻测得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B点,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一个月后,小明想再次进行相同条件的观测,预测在北京时间10点测得的杆影长度(  )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4.在罗马尼亚中南部有一种叫做Trovants(胶结砂岩)的神奇活石(如图)。它们的尺寸大小不一,小的只有6到8毫米,大的有10米,喝雨水就能生长,还能自己动。根据图文材料完成12~14题。
    该石头属于(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5.如图示意陕北某地地貌景观,该地红层由红色碎屑岩组成,形成于风成沙漠环境下的内陆盆地。红层(K,l)和黄土(Ql)间存在部分岩层缺失的不整合界面。据此完成4~6题。
    该地红层和黄土间存在不整合界面,反映(  )

    组卷:1引用:0难度:0.8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哈济党工程是国家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从苏干湖水系的大哈尔腾河跨流域适度调水到党河流域,对党河洪积扇及调水沿线地区进行生态补水。如图是引哈济党工程输水线路布置图,如表是三种输水线路方案的综合比较分析表。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隧洞数量/条 27 1 1
    隧洞总长度/km 31.04 32.61 28.38
    地质构造 27条隧洞穿越6条区域断层,其中1条为区域性活断层 1条隧洞穿越17条区域断层,其中4条为区域性活断层 1条隧洞穿越4条区域断层,无区域性活断层
    水文条件 地下水活动微弱 储水构造带,涌水可能性极大 储水构造带,涌水可能性极大
    总投资/万元 328487.28 337319.62 343333.85
    生态敏感区减缓程度 临近当中泉及苏干湖两个生态敏感区 远离当中泉及苏干湖两个生态敏感区 临近当中泉生态敏感区,远离苏干湖生态敏感区。
    (1)从供水角度,分析“引哈济党”上程调水时段集中在4~9月的原因。
    (2)方案1较方案2、3线路长,但专家认为1是最优方案,简述其依据。
    (3)说明“引哈济党工程”对调入区产生的主要意义。

    组卷:0引用:1难度:0.3
  •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图1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采取植被修复、打坝淤地(图2)等措施,使得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1)从地形角度,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3)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泥沙减少,分析其原因。

    组卷:4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