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终极猜题试卷(6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两栖人口是指户籍在原地,劳动在彼地,离乡不“背井”的劳动者。人口城乡两栖,主要是指进城农民工的两栖。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户籍藩篱的逐步打破以及农村土地和宅基地产权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城里人下乡的两栖状态。人口城乡两栖是我国社会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据此完成1~3题。
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两栖”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组卷:4引用:0难度:0.70 -
2.两栖人口是指户籍在原地,劳动在彼地,离乡不“背井”的劳动者。人口城乡两栖,主要是指进城农民工的两栖。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户籍藩篱的逐步打破以及农村土地和宅基地产权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城里人下乡的两栖状态。人口城乡两栖是我国社会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据此完成1~3题。
影响两栖人口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组卷:4引用:0难度:0.8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山区农村薪柴比例占生活能源比重较大。图甲为贵州石漠化面积百分比图,如表为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图乙为贵州某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新颖模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表坡度 10°~15° 15°~25° 25°~35° >35° 有机质厚度(cm) 20 16 13 6 土层厚度(cm) 100 82 74 <30 土壤侵蚀量(t/km2a-1) 285 3 150 11 700 >32 000
(2)图乙中显示该地区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重要措施。说明该地农村发展沼气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析图乙中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原因。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风化壳型稀土资源的形成,最主要的富集条件是丰富的大气降水、大气水中的氧气、以大气水及水中氧气为条件而生存繁衍的微生物,离了这三个基本条件,稀土元素就不会富集成矿。我国南方风化壳型稀土资源在未深埋的构造地块上,沉积层覆盖较薄而保存下来。
材料二:我国南方风化壳型稀土属于重稀土,一般采用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即采一吨稀土氧化物要向地下注入7吨硫酸铵。
材料三:我国南岭地区风化壳型稀土资源地理分布示意图。
(1)从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角度,描述我国南岭地区风化壳型稀土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稀土成矿环境中各自然要素的地理联系。
(3)分析南岭地区稀土开采和提炼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组卷:9引用:2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