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超级全能生高考语文联考试卷(乙卷)(1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现代平面设计是艺术发展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的文化支撑和灵感来源。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既是中国未来平面设计发展的关键,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现代平面设计中,需要设计师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恰当地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来,赋予平面设计更加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最早的文字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陶文,是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文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古至今,文字具有非常直观的传递信息的功能,通过文字,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情感。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字的作用不仅仅涉及内容方面,从视觉上来说,还具有美化的作用,甚至还起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而在传承文化方面,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无疑是书法。在当代电脑艺术发达的大环境下,电脑制成的美术字体过于统一、单调、乏味。而中国书法则显得独具魅力。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字体“中国银行”。是著名书法家郭沫若所题,四字极富变化,细笔不柔弱,刚劲似铁,粗笔不臃肿,坚实如柱。飞白恰到好处,有力重千钧之势,是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有机结合的典范。
从早期的甲骨文图形符号、陶文几何图案、青铜时期的器具纹样、壁画,民间各种装饰纹样到中国历代书法元素符号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图案艺术形式。图案传达信息的功能性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越文字,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如北京王府井饭店的标志以中国王府井大饭店“方胜盘长”吉祥图案为基本型,经变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有秩序地纵横交错,表现出王府井饭店的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含义。
色彩作为视觉要素,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表现手段。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色彩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红色,它给人热烈、温暖的感觉。追溯到古代,周朝时期人们尤为喜爱红色。红色为祥瑞之色,是婚嫁或庆典的颜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闹。经历了数代,这一观念一直传承延续至今。到了现代,红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成为革命、正义的标志。如中国国旗的底色就是红色,象征着中国人民团结、英勇抗战、不畏牺牲的伟大人民精神。红色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底色,完完全全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色,象征着团结、奋进热诚的民族品格,让人一看到红色就想到中国。以华为手机为例,其菊花标志采用红色,不仅体现出其团结、奋进、积极的企业精神,更意味着华为是“中国的”品牌。将中国传统色彩元素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赋予设计文化内涵,使现代平面设计在传承中进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一些新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无疑造成了巨大冲击,我们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才能够使现代平面设计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化道路。因此,设计师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深入的研究,把握其深刻内涵。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赋予平面设计文化味道,使设计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推敲。
(摘编自张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赋予平面设计更加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古到今在各方面影响着平面设计的发展。
B.文字具有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正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C.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图案历史悠久,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其传达信息的功能性甚至超越了文字。
D.只有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结合在一起,平面设计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推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基于现代平面设计产生过程,提出了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论点。
B.文章从传统文字、图案、色彩等方面入手,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通过郭沫若所题的“中国银行”来阐述书法在传承方面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
D.文章针对一些新的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影响的这一问题,以现代平面设计为例进行了相应的探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例举电脑制成的美术字体和中国书法,意在说明在传承文化方面,书法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
B.北京王府井大饭店的标志基于“方胜盘长”吉祥图案来设计,图案线条纵横交错,寓意管理规范。
C.红色热烈、温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D.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利用传统文化元素使现代平面设计重焕生机,可应对一些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组卷:7引用:3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红色旅游做出权威解释: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随着红色旅游外延的发展,红色旅游不仅包括参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形成的历史革命遗迹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国家建设中涌现出的人民楷模、典型事件及其发生地。红色旅游既可以赏物观景,还可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长革命知识、了解光辉历史、感悟磅礴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引导旅游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旅游是红色革命资源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它不只是一次简单的休闲活动,更是一次涤荡精神、升华信念、培育爱国情怀之旅。
(摘编自孟姗姗《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河南红色旅游发展路径探析》,《时代金融》2020年12期) 材料二:河南新县是“红色首府、将军故里、诗画江南”,虽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上半年仍接待游客32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3亿元,市场已恢复同期水平的80%。今年5月18日的河南文旅大会,新县被特别表彰。对内,新县深入强化政策支持。为提振市场信心,新县2月初就出台意见,兑现支持文化旅游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500万元资金,稳定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奖补优先复工复产的涉旅企业。对外,重视节会和宣传带动。今年,新县举办了大别山(新县)全域旅游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新县还创新“线上营销”模式,陆续发布对全国医护工作者、战疫英雄、社区志愿者的全城免票政策。同时开通“云游新县”平台,举办“社前茶”直播采摘等,提升了茶旅融合游等新县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摘编自《河南信阳:老区旅游为啥这样“红”?》,“人民网”2020年9月1日) 材料三:为了推动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政府以及各地要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以此带动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因为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品逐渐成为各景区相互竞争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河南省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时,要找准自身定位,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注重红色文化的内涵竞争,以此带动产品发展。以大别山为主,当地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知名度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然后利用品牌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产品发展。除此之外,景区还可以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在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形成一条长效的产业链,通过类似“旅游+产品+体验”的产业链结构提升红色旅游资源的整体效益。
河南省经济能力相对落后,一直以来对旅游行业的宣传重视不够,而且宣传能力有限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现在传统的宣传方式能起到的宣传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和产业要认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投资力度。提供经济支持;其次,当地产业要积极学习先进的宣传技术,尤其要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宣传,提升宣传工作的效率、扩大影响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宣传载体的局面,是新时代进行宣传工作的必然方向。
(摘编自顾金梅《河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探析》,《旅游纵览》2020年6期)(1)下列对“红色旅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的革命遗迹是红色旅游载体的一部分,包括战役和行军旧址、历史性会议旧址、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等。
B.组织接待旅游者对相关革命痕迹进行学习、参观、游览是红色旅游的外在形式,宣传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则是红色旅游的内涵。
C.在开展的红色旅游活动中,增长革命知识、了解光辉历史是每个旅游者的义务,感悟磅礴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则应是每个旅游者的终极使命。
D.红色旅游把红色革命资源与现代旅游结合起来,既能让旅游者在赏物观景中休闲放松,更能让旅游者在旅游中涤荡精神、培育爱国情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新县旅游综合收入上半年仍然达到28.3亿元,这与新县政府稳定全县文化旅游市场的政策密切关联。
B.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县创新“线上营销”模式以推销旅游项目,形式新颖;而全域免票政策则彰显企业的责任心。
C.河南省红色旅游以大别山为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创新“旅游+产品+体验”的产业链结构,带动了旅游发展。
D.网络时代,扩大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离不开现代媒体的宣传,必须改变思维,在现代信息技术上下功夫。
(3)如何开发当下的红色旅游?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组卷:2引用:4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憨
施永杰 公社干事关新民骑车要到大黄庄蹲点。
上路不大会儿,天下雨了,路面慢慢起泥,他只得下车推着沿路边走,路边有草,车子还能推。很快车轮和泥瓦之间沾满了泥巴,推不转了。他把车子马腿支起,折根树枝掏泥巴。掏净后,推不多远,泥巴又满了,又停下来掏。反复几次,已是气喘吁吁,身上也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了。
同志,上哪儿去啊这是?咋搞成这样了?
关干事身后响起闷雷似的问话。关干事转身一看,是一个二十多岁的赤脚大汉,光着脊梁,浑身上下就一条蓝士林布做的短裤,左胳肢窝里夹着一双已穿得发白的解放牌黄球鞋,方面大耳,一身肌肉疙瘩。
我到大黄庄。还有多远?
好几里哪!我就是那庄上的。走!先到我家里歇歇。大汉说着,也不管人家同不同意,弯腰把右胳膊伸进三角架里,只轻轻一挑,自行车大梁就稳稳地落到了肩膀上,拔腿就走。
关干事忙问:你家啥成分?
雇农!大汉头也不回只管往前走。
富农?大汉说话字音有些含混,关干事没听清,疑惑地问了一句。
大汉立即停下脚步,转过头,瞪着吓人的大眼珠子,吼道:是比贫下中农还贫的雇农,不是富农!咋的了?富农你就不让我扛车了?
关干事不说话了。
还没到大黄庄,雨停了,大汉就扛着车子把关干事送到大队部。
后来,关干事调查摸底,才知道大汉叫黄大憨。
大黄庄的社员反映,队长和会计不和,责任在会计,他私心太重,队里账目不清。关干事就找队长谈话,建议撒换会计,让黄大憨接任。队长一听,哈哈大笑,说,大憨没上过学,不识字,还是个半吊子(智障)。队长接着说,不过,这人很负责任,他觉着对的事,就坚决干好,九头牛也拉不回,还不怕得罪任何人。关干事说,那就给他找一个适合他干的事儿吧。队长说,让他当监督员,就是不让社员养的猪跑出村口钻到地里糟蹋庄稼。队长给关干事做了详细说明。
这个村子四周是三四丈宽的池塘,水也很深,全村只有南面一个两丈宽的路坝。社员养的猪白天由养猪户轮流赶到河坡里放牧,养猪户家里都建有猪圈,按说应该很好管理的。可是养猪实在不容易。社员的口粮都很紧张,猪饲料大多是河水下面的杂草和河坡里的猪娃草、苜蓿等野生植物。猪也是整天饿得嗷嗷叫。猪对社员太重要了,家里年底各项大的开支就靠卖猪的钱。少数社员深夜或是凌晨就偷着把自家的猪从路坝放出去。猪钻到庄稼地里吃饱后天亮之前又回到自家圈里。后来队里就让各户轮流站岗守住路坝,但也没管住。队里又排班,到地里去抓猪,抓住一次罚扣五斤免购点(口粮),但值班的也是睁只眼闭只眼,都怕得罪人,最终也没管住。
队长说,要是大憨愿意干的话,说不定他一个人就能治住。
队长跟大憨一说,大憨特别高兴。水稻快成熟的时候天还不冷。每天村里人睡定后,他就裹件破大衣,搬把破椅子坐到村口。几次半夜里有人到村口“侦查”,想把猪放出去,大憨忽地站起来吼道:谁?想干啥?“侦查”的人立即退了回去。
一个乌云遮月的晚上,大憨在茅房里拉肚子,拉了好长时间,比往常晚去了好大会儿。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一头猪忽地一下从路坝外稻田里蹿进村里。大憨起身就去追那头猪,那头猪跑得快,他就在后面穷追不舍,一直把那头猪累趴在地上。他用绳子把猪拴在了村口的树上,就去通知队长叫社员来认领。
这头猪是他二叔家的。二叔来了,把大憨狗血喷头骂了一顿说:半吊子,你不是在稻田里抓住的,咋能说我的猪下了稻田?我早起放圈让猪遛遛,我就在后面跟着哩。大憨瞪着血红的眼珠子说:我就是看着它从稻田里蹿上来的!二叔,你说这是你的猪啵?要不是你的,咱叫队长派人把它赶到街上卖了,钱归队里。二叔说,别叫我二叔!要认我这个二叔你还坑我?半吊子!大憨说,你说谁半吊子?
二叔咋啦?别说二叔,就是我二儿也不行!
在场的人“哄”的一声笑了。
忽然,场外响起一个人鼓掌的声音,原来是蹲点的关干事。他已放下肩上背的粪箢子--他喜欢庄稼,常在生产队长会上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养它”。他到各生产队巡查都是背着粪箢子。他对在场的社员说:大憨的话虽粗,但很在理。大家说是不是?
从此,谁也不敢再偷着往庄稼地里放猪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20年10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运用场面描写来烘托气氛,如“在场的人‘哄’的一声笑了”句,写人们听到大憨怒怼二叔“笑”的场面,充满诙谐感。
B.“公社干事”“解放牌黄球鞋”“雇农”“富农”……小说用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词语,巧妙地把读者引入特定的环境。
C.小说语言地方风味浓郁,又充满个性化,如“一个人就能治住”写出队长对大憨的信任;如二叔骂大惑“半吊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幽默风趣。
D.小说以“从此,谁也不敢再偷着往庄稼地里放猪了”一句结尾,言简意赅,既交代了大憨担任监督员的结果,也暗含若作者对大憨的赞美之情。
(2)关干事安排黄大憨接任会计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3)黄大憨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组卷:8引用:2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
10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岩课题组发表研究论文,研究以果蝇为模型,建立新的社交亲和行为范式,以此量化动物主动寻求社会交往的内在驱动力,来揭示动物社交欲望的神经机制。
动物主动接近并探索同类的自然行为,即社会亲和行为。该行为提供近距离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并表征动物摒弃孤独去社会交往的意愿。近年来,朱岩课题组围绕果蝇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和分子机制开展系列研究。研究人员开发以果蝇为模式动物的高通量社会亲和行为范式。通过大数据量分析,研究首次证实果蝇具有稳定且强烈的社会亲和行为。组卷:5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39岁的朱继勇是甘肃省嘉峪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员,自2011年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以来,救助野生动物成了他的天职,先后救治野生保护动物达128只之多。在救助过程中,经常被抓伤、挠伤,救助工作既脏又累,但他从未放弃。“我喜欢动物,热爱生命,每次救助都是我的责任。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值得。”
材料二: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院士坚持“一以贯之”的治学精神和学术体系,数十年来他积劳成疾。却始终不曾停下跋涉的脚步,他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全都献给了祖国西部:“和东部高校比,兰州大学有劣势,但是对于一些学科的发展,比如地学,西部却是一块‘沃土’,科研工作者大有可为。”
材料三: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杨绛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你有怎样的感触?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