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诗词五首 渔家傲》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1/30 7:30:1
一、选择题。
-
1.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梦天①
李贺
老兔寒蟾②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③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④三山⑤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⑥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注释)①这是李贺为梦境或纯因艺术幻想而创作的诗篇。梦天,梦游天上。②老兔寒蟾:传说中住在月宫的白兔和蟾蜍。③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④黄尘清水:犹言沧海桑田。⑤三山:原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这里指东海上的三座山。⑥齐州:指中国。
对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组卷:121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组卷:153引用:1难度:0.5
二、对比阅读。
-
3.阅读回答。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志怪者也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亦若是则已矣 ④我报路长嗟日暮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甲】文中描绘大鹏迁徙时“
(4)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中“鹏”的形象特点。组卷:31引用:2难度:0.7 -
4.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材料二: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宋)李清照(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怒而飞 怒: ②志怪者也 志: ③去以六月息 息: ④学诗谩有惊人句 谩: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断句。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北冥有鱼》中写了“鲲鹏”和“野马”“尘埃”这些意象,意义何在?
(5)《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明显化用了庄子《北冥有鱼》的典故,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组卷:16引用:2难度:0.4 -
5.天远地阔纵横驰骋,诗情文墨思接千载。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①学诗谩有惊人句
②其名为鲲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怒而飞 心花怒放 B.其翼若垂天之云 比翼双飞 C.志怪者也 志同道合 D.亦若是则已矣 实事求是
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翻译:鲲体积巨大,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色湛蓝,
(4)古代文人经常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情感。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选文 大鹏形象解读 相关名句积累 渔家傲 作者借大鹏的形象,表明自己渴望高飞远走的心愿,反映了她对①
②北冥有鱼 大鹏具有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组卷:120引用:3难度:0.4
三、诗歌鉴赏。
-
6.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开头两句描绘了辽阔壮美的海天景象,营造了苍茫无际、瑰奇雄伟的意境。
B.乙诗“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C.甲、乙两诗都写了自己的现实处境,从诗歌风格上看都属于现实主义诗歌。
D.甲词上阕写梦境,下阕抒发感情;乙诗前两句写自己的情思,后两句写了梦境。
(2)甲乙两首诗都写到了“梦”,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组卷:187引用:2难度:0.3 -
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组卷:263引用:4难度:0.4 -
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超凡脱俗的想象力是本词最大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请规避画线句)
(2)词中画线句化用了《北冥有鱼》中的话。请结合本词和《北冥有鱼》一文,说说词人为什么要这么做。组卷:24引用:3难度:0.6 -
9.阅读古诗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这首词,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2)词中的“谩”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组卷:32引用:2难度:0.7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①本词系词人南渡以后所作。②谩:徒,空。
(1)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组卷:245引用:3难度:0.7 -
11.阅读下面几首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望江南•超然台作
北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1)用典,是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填写下表,梳理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的典故并分析其表达情感。典故 表达情感 孙权射虎 ① ②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 射天狼 ③
(3)《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望江南•超然台作》都是苏东坡密州任上的词作。但是前者豪放,后者则是豪迈与婉约相兼。请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你的理解。
(4)苏东坡的词对后世影响甚大。近代学者梁启超评李清照的《渔家傲》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你能看出李清照下面这首词中哪些词句有“东坡词风”吗?请稍作分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组卷:16引用:1难度:0.5
三、诗歌鉴赏。
-
3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下阕中“报路长”和“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谩”字的表达效果。组卷:20引用:1难度:0.3 -
3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在《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请分析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2)近代梁启超评此词:“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请从场景角度赏析其豪放的艺术风格。组卷:253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