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唐代诗歌繁盛的同时。作为广义诗歌的一个分支的词也在逐渐形成。在其孕育发展的过程中,词体现出与传统诗歌显著不同的特质。因而产生了“诗”“词”并立的意识。而在后世,唐诗、宋词、元曲,更被认为各自代表了一代文学的最突出的成就。
词本来是一种歌曲的歌辞,就此而言,它和《诗经》、汉魏六朝乐府等配乐演唱的诗并无区别,只不过它所配合的是一种新的音乐——燕乐,这种音乐是由原产于西域的“胡乐”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而产生的。“燕乐”的名目在隋代就有,至唐代大盛,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论唐代燕乐,说它“盛于开元、天宝,其著录者十四调二百二十二曲”、其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作“曲子词”。
唐代与燕乐相配合的歌辞在体制上本来没有严格的规定,不少文人诗歌(尤其七绝)被伶伎直接用来演唱。如《乐府诗集》所录《水调》的第七段为杜甫七绝《赠花脚》,《明皇杂录》所载《水调》为李峤七古《汾阴行》的末四句,或许就是这种情况。但以诗入曲必然也有不相合的,为了适合曲调格式,就需要作一定的变动处理,如破句、重叠等;据宋人沈括、朱熹等的解释,在唱这些齐言的歌辞时,还需要加入“和声”“泛声”,才能与长短不齐的曲拍相合。后来歌辞的写作与乐曲进一步密合,要求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遂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这种情况是过去的乐府歌辞所没有的,“词”的基本格式大体就此而成立。
但词与诗的区别,并不只是表现于音乐和句式的变化上。从文学角度来说,词在抒情表现上的某些特征也许更重要。一般说来,词通常被用来抒发更具有个人性的、与日常生活更贴近的情感,如男女爱情、相思别离、感时伤春之类,传统诗歌中偏于严肃、沉重、激烈的情感则较少用词来写,而且词的写作也不像诗那样经常被当作社交手段来使用;在语言方面,词的表达通常较诗更为浅显和委婉曲折,意脉的流动较为连贯,不大使用诗歌中常见的高度压缩和跳跃性的笔法。总之,词就其主流而言可以说是“软性”的文学,总体上比传统诗歌要更为单纯地偏向于抒情和娱乐,唯美的意味也更浓。所以王国维说词的特点是“要眇宜修”。而词的长短句格式的形成,也不能只看到它与音乐的关系,参差错落的节奏也正是适应了上述抒情偏向的需要。虽然,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风格给词的面目带来很大改变。但至少在词体形成的过程中,上述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但尽管可以作出如上大致的描述,关于词的起源仍然是一个争执不下的问题,这是因为词的特征和填词的基本规则并不是一下子确立的。借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来说,词的若干特点最初出现时相当于物种的变异现象,它显示出传统诗歌更复杂的分化,而由于这种变异适合于社会环境和文学发展的需要,于是逐渐完善并定型,最终形成了被称为“词”的新的诗体。中唐时自觉按曲谱作词的文人不断增多,艺术表现上与诗的区别也变得明显起来。至少,到这时词应该说已正式成立为一体。
(摘编自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本是广义诗歌的一种,但因其具有与传统诗歌显著不同的特质,故而取得了与诗歌同等的地位。
B.胡乐与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了燕乐,词正是配合这种新的音乐来演唱的。
C.苏辛之前的词主要是婉约风格,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风格扭转了这一局面,豪放词从此成为主流。
D.词的特征及填词规则的确立都经历了较长时间,这导致对词的起源的问题始终没有一致看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论述了词的起源和词的特征等问题,加深了读者对词的认识。
B.文章第四段开头两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主体部分层次极为清晰。
C.文章引用王国维之语,既使读者更易理解词的特点,也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D.文章将词的若干特点的最初出现,比作物种的变异现象,收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文人诗歌配合燕乐歌唱,有时会出现与曲调格式不适应的问题,因为不少曲拍长短不齐。
B.唐宋文人在抒发男女爱情、相思别离、感时伤春之类情感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词这种体裁。
C.在语言表达方面,因较少使用诗中常见的高度压缩和跳跃性笔法,所以词比诗要容易理解。
D.词虽最迟在中唐时已正式成立为一体,但这种新诗体的发展、成熟、完善还需很长的时间。组卷:2引用:2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2月14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2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据了解,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按照普通家用轻型车15年的使用期限,这项禁令将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欧盟国家未来全面禁售燃油车,是一个规划已久的出于环保目的考量的庞大计划。在我国,过去数年来,设立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相关讨论始终未曾停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在燃油车所需化石能源自然储备百年内将消耗殆尽的现实背景下,发展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政府从多个层面上推出一揽子政策,积极鼓励民众选择消费新能源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同比增长67.13%,呈高速增长态势。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新能源车全面代替燃油车我们准备好了吗》) 材料二:随着新能源车销量连续两年多的持续增长,碳酸锂等资源价格上涨带来利润空间,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参与布局。不过,新年以来,上游碳酸锂等锂电材料价格不断下探,随着中游动力电池产能不断释放,前期的供需错配的市场现象已经出现缓解,将有利于新能源车整车企业盈利水平的改善。
机构认为,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特斯拉等企业已经宣布降价,后续预计同价格区间的品牌将跟进降价,以保有自身市占率。未来,产品性价比高、供应链完善、成本控制能力强的车企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
乘联会方面预计,在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650万辆的基础上,2023年可能突破850万辆。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000万辆,预计占汽车保有总量的7%。专家分析认为,大城市限购限行因素带来的示范效应推动中小城市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潮,因此综合成本差异推动的新能源车销量猛增,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进程正在加快。
(摘编自高伟《市场格局重塑 新能源车2023年销量有望突破850万辆》) 材料三:业界认为,以城市NOA(城市导航辅助驾驶)、800V高压大功率充电技术、4C高倍率电池、4D毫米波雷达、下一代感知算法BEV等为代表的诸多新技术的“上车”,将推动新能源车驶入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不断深化,汽车产业正逐渐跳出传统的造车框架,从能源到驱动,再到底盘、转向等,都在进行变革创新。而这一切,都让车企进入了一个“无人区”。因此,当下汽车行业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后,汽车产业正在被一波接一波的汹涌浪潮打破,企业不再有值得借鉴的先例,技术创新开始成为企业发展的灯塔。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技术创新,用户需求都是企业考量的重点。原因很简单,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源于全球最大的Z时代用户。而这些年轻人,从小就成长在互联网社会中,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天生敏感,是国外用户所不具备的特色之一。正是这些用户需求导致市场对智慧座舱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要求也越来越高。
(摘编自傅明《新能源车驶入“无人区”新技术密集“上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洲议会已通过协议,将于2035年开始在相关国家停售新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以确保2050年欧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B.为保护环境、应对气候问题,欧盟国家将全面禁售燃油车。我国也有意禁售燃油车,但在具体禁售时间上尚未达成一致。
C.因碳酸锂等资源价格上涨带来利润空间,新能源车销量已连续两年多持续增长,众多上市公司看到商机,纷纷参与布局。
D.汽车产业受到电动化、智能化的重大影响,在能源哪动和底盘等方面积极变革创新、新能源车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在汽车总量中占比较少,但根据其迅猛增长态势,估计在2023年底它所占的比重将大幅上升。
B.新年来碳酸锂等锂电材料价格不断下探,将会缓解前期供需错配的市场现象,有利于改善新能源车整车企业的盈利水平。
C.为鼓励民众选择新能源车、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D.在特斯拉等企业宣布降价后,同价格区间的品牌为保有自身市场占有率,必将跟进降价,否则其市场竞争力将大为削弱。
(3)近年来,为何会出现“新技术密集‘上车’”这一现象?请结合三则材料加以分析。组卷:0引用:4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凤栖梧
王方晨 老实街人居家,馍馍一日不可无。街南口的苗家,就是做馍馍的,馍馍房的主人叫做苗凤三。
搭眼看他,不像个和面做馍馍的,看不出市井中一般人老想发财的意思。能这样和颜悦色的人,是认为世上没什么值得相争的。从头到脚,干净,一星半点的面粉也沾不到身上。春去秋来,面庞总不见老,白里透红、润泽有光。
从苗家馍馍房前走过,常能看到苗凤三光了半臂,在里面一心一意搋面。水来自老实街上的涤心泉,面选了合格的面粉,其余能下功夫的地方不多,得好好搋才是。搋来搋去,馍馍房用上了机器,连搋也不用了。世上偏有迷手工馍馍的,但苗凤三决意不动手了。即便是手工做的,也还得放在电蒸笼里去蒸。过去做过一斤一个的大馍馍,后来人们肚里油水多了,主食减少,就出一斤五个。还出过袖珍型的,一斤九个,起名“馍丸子”,小孩能拿来当零嘴儿。又增加新品,蒸大米干饭,瓷实又不失软糯,口感特优良。苗家馍馍房兴旺,大有道理。
街上的羋芝圃老先生,主动给馍馍房写了块匾额——“凤栖梧”。“凤非梧桐不落。”芈老先生娓娓解释,“你是生逢其时,名字里又有‘凤’字,院里又有梧桐,故曰‘凤栖梧’。”苗凤三不安,因他还从没这么招摇过。
苗凤三常会的好友,姓鹿名邑夫,是他的同门师弟。两人一块去泰山桃花坞找了练家子拜师,回来后又一块苦练切磋。鹿邑夫练出了七七四十九着,笼统叫了“邑夫神气”,却又并不讳言,“邑夫七七盈天着,不及凤三易口诀。”这鹿邑夫,生得短小精悍,瘦骨嶙峋,却铁样的硬棒。与苗凤三不同,他从不忌讳在人前“露一手”,说着话,就有可能一下子蹦到山子石上去。
鹿邑夫是个裁缝,双手灵巧,裁缝上的名气渐渐盖过了武功。他有自己做衣的原则:老衣裳不做,旗袍、唐装不做,一应少见的奇装异服,都不大做。他愿做大众化的、家常的,且为活人做。在愿做的上面,他是下了工夫的。比如中山装、老城里没谁比他做得更合体板正。大氅什么的,不管男式女式,都没得说。近年,鹿师弟的裁缝铺有些走下坡路。苗凤三看在眼里,想劝他想想法子,又不知怎样开口。
老实街很早就有苗凤三会轻功的传言。他却只笑说,“我怎会那个?”县东巷一个青皮听进了这传言,非要拜苗凤三为师不成。
此人叫小丰。畏他的不只是老实街人。他一走进老实街来,霎时就一片寂然。不过他这回来老实街还算知礼,没成群结伙,吆五喝六,不知那小丰受了谁的指点,找了个懂世故的民俗专家请教,那民俗专家安排他备了个黑漆食盒,装了肉干、芹菜、莲子等所谓“六礼束脩”,由他的两个狐朋狗友从县东巷抬了来。
到了馍馍房门口,小丰把事先撰写的投师帖,往苗凤三手上送。苗凤三两臂张开,不接。那民俗专家急忙撺掇着小丰:“拜拜!快拜!”
小丰闻言,扑通跪地,纳头就拜。
“且住!”苗凤三忙喝道。
那小丰登时住了。
“我不会那个。”苗凤三说。
“您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民俗专家说着,又急给小丰使眼色,让他拜了了事。
苗凤三扶起小丰。“我不会那个。”他又说。
小丰低着头默默向院外走,手里还拿着那个红色的投师帖。苗凤三又让他带来的人把礼盒抬了出去。
几天后,一阵急促的堂锣声,把老实街从午睡中惊醒。那是入伏后不久,天气很热。大家出门一看,馍馍房那儿立着个铁塔般的大汉,光着膀子,边敲锣边来回地疾走。只听他对着馍馍房,声如闷雷地自报家门:“老少爷们儿,在下高卫国,曹州人氏。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垒的。不买不卖不舍不化,就为练几套玩玩!”
只见他往蒲扇大的手心吐了口唾沫,呼啦啦先练了一路拳,还没喘口气,就抄起一杆长枪。朝空中猛一挑,红缨子舞成一团,像阳光下窜出一朵红火绒,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带着风声,要么如蛇蜿蜒,要么如箭镞直射。
在他将长枪收一收,又要去舞时,苗凤三出来了。那人枪尖乱点,围住了苗凤三的身子。而苗凤三不躲不闪,枪尖也没离开的意思,更来了兴头似的,眼睁睁看见,点得最近的,到了苗凤三的喉头!
不料大汉放下枪,又拎了颤悠悠的大刀。本以为后有更唬人的,他却只是拿大刀这里扑一下,那里扑一下,虚张声势地扑了四五下的样子,就住了,从地上捡起衣服,掏出一块手表。看时间,然后,抹一把头上的油汗,将大刀、长枪合衣拢在肩上,拎起堂锣,扬长去了。
原来这大汉竟是小丰给弄来的,他按时间给钱。苗凤三有什么表现呢?不但一句话没说,还在那人走后,没事人一样,把打落的匾额给挂了上去。
小丰这样的人,守不住让他得意的秘密。老实街的苗凤三是怎样被他买来的高手肆意戏弄,苗凤三会鸟毛?就一个做馍馍的。这样的话通过不同渠道流传在老实街巷间。
初冬的一天半夜,一个短小的身影从南走进空寂的老实街来。是鹿邑夫。
苗鹿二人单独坐在打烊的馍馍房里。
“我出手了。我没听师傅的话。”鹿邑夫对苗凤三说,苗凤三藏并不追问。鹿邑夫骤然一翻掌,铁钩一样抓住了苗凤三的手腕,而苗凤三随即也紧抓住了他。双目相对,感受对方的铁硬。苗凤三的手先松了。轻暖的一股气,从各自手腕上游开……
鹿邑夫告辞走到门外,又停下来,转过头,低声道:“我比不过你。”说完便独个儿闪入夜色中。
但老实街人很快得知,其实鹿邑夫在这天的下午已经赢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胜利——他把小丰一伙给约到松林,结结实实教训了一顿。
多年后,苗凤三安安分分,还做馍馍,鹿邑夫裁缝铺,只一个招牌,他成了高深莫测的民间武师。去四五趟,见不着他一趟。苗凤三不怕扑空,依然像过去那样,经常一口气徒步一二十里去看他。一个和暖的日子,走迷了路,误至一个陌生小区。到底是有些年岁的人,身子觉乏了,就靠着一棵树歇会儿。不料一靠那树,竟睡了过去。
醒来时,日已西斜。背后,梧桐。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汉高卫国来馍馍房练拳舞枪耍刀,明目张胆地挑战。而苗凤三始终没有反击,这体现出他沉稳内敛的性格。
B.鹿邑夫不顾师傅嘱托出手教训小丰等人,是为了维护他心中的武术传统的尊严,更是为了替师兄苗凤三出头。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叙事节奏不急不缓,呈现出娓娓道来的“讲古说书式”的叙述风格。
D.文中写鹿邑夫从不忌讳在人前“露一手”,体现了他张扬外显的性格,这也为后文写他出手教训小丰埋下伏笔。
(2)鹿邑夫在与苗凤三告辞时说“我比不过你”,请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
(3)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花大苞姜长于石壁之上,植株细弱。其茎虽可高达30厘米,但枝条细小,径仅约3毫米,与“弱柳扶风”的情形略为相似。① :通常每天每花序只开一朵,因此一般成片的石壁上不会出现花团簇拥的盛况,时常只见一朵黄花零落地绽放;花朵在自然状态下开放后,一般第二日下午开始凋谢。
对于大多数生物而言,繁衍后代始终是生命中的头等大事,② 。植物通常采取两种方式繁衍,一种是自花传粉,即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另一种是异花传粉,即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而要用以上两种方式进行传粉,③ 。但遗憾的是,黄花大苞姜生长的石壁,风极少光顾,而高度潮湿的环境也让各种昆虫望而却步,因此无法出现以昆虫为媒介将花粉带到柱头上进行受精的“虫媒”现象。很显然,依靠外力完成授粉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虽然知音难觅、孤立无援,但黄花大苞姜并没有接受命运的安排而坐以待毙,而是默默努力,逐渐发展出一种全新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授粉。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虫媒”因和“媒妁”有相似之处而得名,请由此给“兵蚁”下一简要定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组卷:11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情与思》中有这样几句:“在我的法律中,人有三类:一类诅咒生活,一类祝福生活,一类思考生活。我爱第一类,因着他的苦难;我爱第二类,因着他的宽容;我爱第三类,因着他的悟性。”
这些诗句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下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