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4/12/15 12:30: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组卷:92引用:1难度:0.8
  •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73引用:1难度:0.7
  • 3.下列体育运动项目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  )

    组卷:162引用:7难度:0.8
  • 4.通过实验得到a、b、c三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可知(  )

    组卷:167引用:4难度:0.7
  • 5.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60g、400g,体积分别为12cm3、50cm3。两个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有关A、B两个金属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958引用:9难度:0.5
  • 6.如图,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下列做法能使两个气球间距离明显变小的是(  )

    组卷:313引用:1难度:0.8
  • 7.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05引用:8难度:0.8
  • 8.如图所示,a、b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a、b的秤环,F1=F2=4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58引用:2难度:0.8
  • 9.小明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物块沿粗糙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48引用:1难度:0.5
  • 10.如图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

    组卷:285引用:1难度:0.7
  • 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估测大气压的值,弹簧测力计、2mL注射器、刻度尺、钩码等。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先拔去橡皮帽,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当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然后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增加钩码的重,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5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用刻度尺量出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00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2N
    ②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1.6N
    ③大气压的数值为9.8×104Pa
    ④大气压的数值为1.3×105Pa

    组卷:523引用:2难度:0.6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4分.其中第26题、第27题需要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

  • 32.小吴同学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了实验验证:

    (1)他首先对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进行

    (2)然后依次进行图①②的实验,其中图②中测力计示数为
    N,然后他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至一定深度处,测力计示数先减小后保持不变,静止时如图③所示,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着
    增大而增大。接下来又进行了图④的实验,由图①②③④中数据可知: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
    (大于/等于/小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初步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成立;
    (3)只将水换成盐水重复如图③④所示的实验,第③④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变为0.6N、1.4N,由此发现在盐水中阿基米德原理依然成立。他还发现: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
    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物体在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他所用盐水的密度为
    g/cm3
    (4)为了进一步验证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小吴同学用同一物块和图①中小桶,进行了如图⑤⑥所示的实验,若图⑥中小桶和桶中水的总重力等于
    N,表明:物体漂浮时阿基米德原理依然成立。

    组卷:466引用:4难度:0.6
  •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最后9分钟
    2021年5月15日清晨4时许,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如图1甲)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和缓冲,成功着落于火星表面,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自身的运动方向、质心和压心处于一条直线上,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下降,此时运动方向与轴线方向并不在同一直线上。下降一段时间后,当着陆器速度减小90%左右时,着陆器伸出“小翅膀”,通过向下压火星大气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其运动方向与轴线方向的夹角调整到0°,为安全打开降落伞摆正姿势。如图1乙所示,降落伞打开后减速到一定程度,先抛弃隔热大底,后抛弃背罩,让火星车和着陆平台(如图1丙)露出真容。随后,着陆平台打开发动机,通过向下喷燃气实现进一步减速,在距离火星地面100m高度处速度减为零,进入悬停状态。此时着陆平台开启雷达和光学相机等进行探测,寻找着陆点,在找准着陆点后继续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经过高度20m后,维持恒定速度下降,平稳着陆。
    (1)着陆器伸出“小翅膀”后,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2)从悬停到成功降落火星地面前,火星车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A.增大→不变→减小
    B.增大→减小→不变
    C.不变→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不变
    (3)请在图1丙中画出火星车和着陆器平台处于悬停状态时,受到的“重力”G和气体对它的升力F的示意图。
    (4)如图2四幅图中,能反映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维持相对稳定姿态下降的是

    (5)已知降落伞下降过程所受气体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别为k1和k2。降落伞达到最小速度时,其所受的气体阻力与着陆器重力大小相等。若同一个降落伞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下降能达到的最小速度分别为v1和v2,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与地球上的重力之比为2:5,则k1:k2

    A.
    2
    v
    2
    5
    v
    1

    B.
    5
    v
    2
    2
    v
    1

    C.
    2
    v
    1
    5
    v
    2

    D.
    5
    v
    1
    2
    v
    2

    组卷:882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