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11/29 20:0:1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请将该选项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
1.经纬网地球仪是同学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观察经纬网地球仪,完成下列2~3题。
该地球仪可以( )组卷:5引用:0难度:0.60 -
2.经纬网地球仪是同学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观察经纬网地球仪,完成下列2~3题。
图中甲点(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
3.2022年9月14日,台风“南玛都”发育于西北太平洋A处洋面。9月19日在日本九州岛沿海登陆。读“台风‘南玛都’部分路径图”,完成下面5~7题。
A处的地理坐标大约是( )组卷:9引用:0难度:0.60 -
4.2022年9月14日,台风“南玛都”发育于西北太平洋A处洋面。9月19日在日本九州岛沿海登陆。读“台风‘南玛都’部分路径图(如图)”,完成3~5题。
为了能实时监测台风移动路径,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需要借助( )组卷:10引用:0难度:0.60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
2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宣布: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口增至85亿左右。2050年达到97亿,到2080年后将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
材料二:“2022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口数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1)”和“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
(1)读材料一,联合国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世界人口峰值大约是
(2)图1中的五个国家人口数量居世界前五位,其中超过10亿的国家是中国和
(3)读图2,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或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集中在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三、地理与生活(本题共1道题,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开卷部分的指定位置上)
-
25.辽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气候与人类活动”为题目开展主题式学习。阅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及部分地区生活景观图(图1)”,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青稞是一种适宜生长在低温条件下的农作物(如图a)。青藏高原成为青稞主要种植区的原因是
(2)骆驼耐旱,是甲区域主要的传统运输工具(如图b),原因是甲区域为
(3)屋顶的坡度往往和降水有关。赤道地区的大多数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陡(如图c),原因是:
(4)归纳:综上所述,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例如农业生产、
探究活动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5)在2009年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太平洋岛国斐济一位女孩哽咽地说:“我有一个愿望:多年后我们还可以拥有这些美丽的岛屿……气候变暖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你认为气候变暖对岛国斐济的影响是什么?
(6)将如图内容补充完整,阐释人类活动是如何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
(7)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读图2,中国计划在组卷:11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