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多彩的光 章末复习(三)》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8/15 16:0:1
一、选择题
-
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折射形成的是( )
组卷:53引用:5难度:0.9 -
2.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上面句中,林间疏影与潭影映人,是两种光学现象,其原理与下面两幅图的光学原理相同,这两幅图是( )
组卷:323引用:5难度:0.8 -
3.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652引用:12难度:0.5 -
4.如图所示,小舟利用平面镜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9 -
5.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垂直于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组卷:278引用:5难度:0.5 -
6.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42引用:2难度:0.6 -
7.下列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光路是( )
组卷:1324引用:16难度:0.5 -
8.新疆天池的风景在晓宁同学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
组卷:715引用:16难度:0.8
五、实验探究题
-
25.小明利用一个纸筒、凸透镜和半透明膜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照相机。在使用时发现,被拍摄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有变化时,像会变得不清晰。老师告诉小明,当物距改变时,照相机可通过伸缩镜头或调节镜头焦距两种方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小明选取了蜡烛、多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至 ;
(2)当蜡烛、光屏、凸透镜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凸透镜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得出:当物距改变时,伸缩镜头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3)小明将蜡烛、光屏、凸透镜调回如图乙所示位置。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换用焦距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得出:当物距改变时,调节镜头 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4)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小明将光具座左侧抬高,(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5)请在图丙中画出烛焰S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组卷:95引用:3难度:0.4 -
26.【活化知识,还原生活】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状体的厚度对眼睛成像远近的影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用凸透镜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个简易眼睛模型,模型上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后面的塑料盒相当于视网膜,将蜡烛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
(1)我们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能成 实像。
(2)如图甲所示,调节蜡烛到合适的高度后,移动蜡烛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位置在 之间。
(3)如图乙所示,给模型换上一块焦距小的凸透镜,像变模糊了。移动蜡烛,直到成清晰的像,发现蜡烛的位置离凸透镜近了。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镜厚度大,对光的 作用强。此时,若蜡烛远离凸透镜,像的位置会 凸透镜,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
(4)小冰分析,当晶状体变厚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 的物体。
(5)为了保护视力,你应该 。(写出一点)组卷:693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