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2021年单元测试卷(24)
发布:2024/10/27 23:0:1
一、单项选择题14分
-
1.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一节即“建立监察委员会”。3月20日,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材料表明( )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③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组卷:258引用:3难度:0.7 -
2.根据图示,空白方框处应填入的机构为( )
组卷:44引用:3难度:0.7 -
3.如图漫画《不能乱跑》,寓意为( )
组卷:35引用:3难度:0.8 -
4.如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图,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组卷:34引用:2难度:0.7 -
5.某校九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提出下列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组卷:33引用:5难度:0.7 -
6.观察右图的漫画,这启示我们( )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
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组卷:39引用:7难度:0.7
三、材料分析题
-
19.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11日发布公告,宪法修正案予以公布施行。
材料二: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在会议议程完成后,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新当选的国家主席正式就职时向宪法宣誓。这种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
(3)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新修订的宪法知识?(一个即可)组卷:3引用:1难度:0.2
四、实践探究题7分
-
20.建设法治国家,做守法公民
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写道:“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材料二:2018年3月17日至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大会分别举行第五、第六、第七次全体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之后,分别举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
材料三:班里几位同学发表对宪法的看法:
小李:“最近学校里开展‘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真好。”
小王:“是啊,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等到18周岁,公民的权利就得到宪法保障了。”
小张:“说的有道理,这样才能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工作人员、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就职时为什么要选择宪法作为宣誓对象。(请从宪法的地位、作用等角度回答)(5分)
(2)请你分析小王和小张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3)请设计二种普及宪法知识的活动形式。(2分)
(4)为了弘扬宪法精神,感受宪法力量,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倡议。(3分)组卷:8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