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安徽省皖东南初中四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下列对于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要发展,我们就要学习并全盘吸收外国的发展经验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我国只对世界上发达国家开放

    组卷:11引用:13难度:0.7
  • 2.“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这一时代变迁直接表明(  )

    组卷:1引用:5难度:0.8
  • 3.下列举措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是(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消除地区差异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坚持同步富裕原则,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组卷:153引用:71难度:0.7
  • 4.多年来,北京市一直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展,用心用情做好援疆工作,助推30余万人脱贫。北京援疆有利于(  )
    ①新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③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发挥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组卷:14引用:5难度:0.6
  • 5.李然对如何处理厨房垃圾很感兴趣,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钻研相关制作,并反复研究试验。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他成功地利用生物技术、自动化控制理论,设计了一款厨房垃圾就地处理的装置,并获得学校“小小发明家”大赛一等奖。获奖后,李然感到很有成就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②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④没有带来物质收入的创新并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组卷:6引用:3难度:0.6
  • 6.某大学重视与学校所在市的合作,扮演该市“人才引擎”和“创新高地”的角色,为该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原始动力,使该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表明(  )

    组卷:20引用:6难度:0.8
  • 7.过去,人工智能于我们而言只是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概念。而如今,曾经那个遥远的科技梦已经成为现实,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贡献力量。无人机在空中消毒、巡检,AI无感测温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应用,疫情防控机器人拨打疫情排查电话……可以说,在这一场没有硝烟却生死攸关的战斗里,人工智能早已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方方面面。这说明(  )
    ①科技创新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促使疫情马上结束
    ②创新让国家更好地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全民抗疫
    ③科技发展助力国家防控疫情
    ④时代呼唤创新,创新依靠人才

    组卷:8引用:5难度:0.7
  • 8.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变“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为“Made By China(中国创造)”。这是因为(  )

    组卷:158引用:42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生事,最关情。改革从哪里改起?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尽管这些事情往往是最难的。
    (1)改革“就要从人民最关心的事情上改起”,这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发展思想?什么发展理念?
    (2)当代中国为什么坚持上述发展理念?
    (3)如何坚持这一理念?
    材料二:日前,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的通知。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招生政策规定,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禁止各种违规择校行为。均衡化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要认真做好“单校划片”招生工作。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要求强烈的地区,要积极推进公办学校“多校划片”招生工作。

    (4)材料二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组卷:3引用:1难度:0.3
  • 24.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6万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分析中国在发展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
    (2)建设创新型国家,你认为国家应该怎样做?
    (3)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的人才?

    组卷:3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