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第Ⅰ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化学与生产、生后息息相关,下列措施不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7 -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7 -
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组卷:49引用:3难度:0.7 -
4.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Cl ②NaOH ③H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组卷:178引用:8难度:0.9 -
5.如图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某些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柱形图,则y轴可表示( )
①第一电离能
②电负性
③原子半径
④简单离子半径
⑤最高正化合价组卷:72引用:1难度:0.5 -
6.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5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
18.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是重要的化学用品文献资料:K2MnO4为暗绿色固体,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Mn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Ⅰ.用软锰矿吸收含SO2的废气,制备高纯度的硫酸锰晶体
已知:①MnO2(s)═Mn(s)+O2(g)ΔH=+520kJ⋅mol-1
②S(s)+O2(g)═SO2(g)ΔH=-297kJ⋅mol-1
③Mn(s)+2O2(g)+S(s)═MnSO4(s)ΔH=-1065kJ⋅mol-1
(1)固体MnO2和SO2(g)反应生成MnSO4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Ⅱ.工业上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其方法为:将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充分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生成暗绿色熔融态物质.冷却,将固体研细,用稀KOH溶液浸取,过滤,得暗绿色溶液(主要成分为K2MnO4).再将K2MnO4溶液采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制得KMnO4.
(2)软锰矿与KOH固体混合焙烧前充分粉碎的原因是
(3)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固体研细后稀KOH溶液浸取的原因是
(5)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K2MnO4溶液的装置为如图:
①a极的电极反应为
②研究发现,用无膜法电解时,锰元素利用较低,其原因是
Ⅲ.测定KMnO4产品的纯度
(6)测定KMnO4产品的纯度可用标准Na2SO3溶液滴定.
①取某KMnO4产品0.5000g溶于水,并加入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硝酸
D.次氯酸
②所得溶液用0.2000mol⋅L-1标准Na2SO3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记录实验消耗Na2SO3溶液的体积.
重复步骤①②,三次平行实验数据如表。(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32-+6H+═5SO42-+2Mn2++3H2O)实验次数 1 2 3 消耗Na2SO3溶液体积/mL 19.30 20.98 21.02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19.某化学小组对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反应进行探究.
(一)配制溶液
(1)配制NaHSO3溶液前需检验是否变质,其操作为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先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再稀释到所需的浓度的原因
(二)预测实验
(3)该小组同学预测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混合时,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他们预测的理论依据为:
(三)实施实验向2mL1mol/L NaHSO3溶液中逐滴加入0.5ml1mol/L的FeCl3溶液装置 反应时间 实验现象 0~1min 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 1~30min 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 30min后 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
②查阅资料:溶液中Fe3+、SO32-、OH-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如下转化:HOFeOSO2(红色)⇌HOFeOSO2(橙色)Fe2++SO42-,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min的实验现象O2
(5)小组同学认为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是因为混合产生气体的反应,干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小组同学通过如下实验证明了猜想的正确性.装置 实验步骤 操作 实验现象 Ⅰ 向烧杯中装好溶液、链接好装置、闭合开关 灵敏电流表指针未发生偏转 Ⅱ 向左侧烧杯中滴加少量的饱和FeCl3溶液 灵敏电流表指针向左侧偏转 Ⅲ 继续向左侧烧杯中再滴加少量的铁氰化钾溶液 左侧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灵敏电流表指针向左侧偏转幅度更大
②分析实验Ⅱ电流计指针偏转以及实验Ⅲ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更大的原因组卷:19引用:1难度:0.4